[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轴向色差的光谱信息获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5340.0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培栋;袁艳;吕群波;王建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G01J3/10;G01J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陈亮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轴向 色差 光谱 信息 获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向色差的光谱信息获取装置,包括光源系统、滤波准直系统、透镜和数据采集系统,光源系统包括单色光源、复色光源和分束镜,分束镜用于对单色光源的单色光和复色光源的复色光进行分光合束;经分束镜处理后的光束进入滤波准直系统,滤波准直系统包括滤波片和光束准直系统,光束准直系统由多个不同孔径的透镜组合而成,经光束准直系统处理后的入射光变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再进入透镜,透镜选用凸透镜,用于对入射的平行光束进行聚焦;经聚焦后的光束再进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数据进行光谱信息的重构。上述装置解决了传统光谱成像设备系统复杂、重量高、体积大、造价成本昂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光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轴向色差的光谱信息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成像光谱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而来的一种综合信息获取技术,能够同时获取目标的空间信息以及光谱信息,具有图谱合一的优势。它是集光学、光谱学、精密仪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军事安全、航天遥感领域、环境及灾害监测、信息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传统光谱成像系统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存在大体积、高重量、价格昂贵等问题,难以实现大众化应用,因此需要研究新型光谱信息获取方法,以突破现有理论和技术的制约,从而降低光学系统的复杂度以及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轴向色差的光谱信息获取装置,该装置解决了传统光谱成像设备系统复杂、重量高、体积大、造价成本昂贵的问题,实现了光谱成像系统的集成化、轻量化以及微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轴向色差的光谱信息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光源系统、滤波准直系统、透镜和数据采集系统,其中:
所述光源系统包括单色光源、复色光源和分束镜,所述单色光源用于提供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所述复色光源用于提供设定波长范围的复色光,所述分束镜用于对所述单色光源的单色光和所述复色光源的复色光进行分光合束;
经所述分束镜处理后的光束进入所述滤波准直系统,所述滤波准直系统包括滤波片和光束准直系统,所述光束准直系统由多个不同孔径的透镜组合而成,经所述光束准直系统处理后的入射光变为平行光束;
所述平行光束再进入所述透镜,所述透镜选用凸透镜,用于对入射的平行光束进行聚焦;
经聚焦后的光束再进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探测器和位移平台,所述探测器安装在所述位移平台上,能进行移动,利用所述探测器采集入射光束,并对数据进行光谱信息的重构。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上述装置解决了传统光谱成像设备系统复杂、重量高、体积大、造价成本昂贵的问题,实现了光谱成像系统的集成化、轻量化以及微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轴向色差的光谱信息获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轴向色差的光谱信息获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光源系统1、滤波准直系统2、透镜3和数据采集系统4,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5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