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气治理的纳米吸收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3636.9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姬晓旭;赵庆怀;苏明阳;王爱华;盛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8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1 | 代理人: | 李保平 |
地址: | 47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气 治理 纳米 吸收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首先提供用于空气治理的纳米吸收处理装置,以解决传统光催化装置存在的催化环境条件难以控制,体积较大难以满足市场使用的问题,包括多个膜片形状的多孔金属板呈环状分布,使得各多孔金属板一侧面倾斜朝向中心处的结构,多个所述多孔金属板集合形成对一多孔金属板成环状分布的区域,在净化过程中利用冷却仓内的冷却液的较低温度实现对多孔金属板的有效降温,当上述装置工作时,由于多孔金属板与冷却仓接触面积大,因此多孔金属板表面温度也较低于外界环境温度,当外界环境中空气经抽风扇缓慢抽至多孔金属板表面时,会在多孔金属板表面形成少量的冷凝水形成的水膜,制造形成半导体纳米材料催化的湿度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装置,特别涉及用于空气治理的纳米吸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效果,也称光触媒技术。具体是将附着在有效介质上的纳米颗粒通过特定光源的照射,与周围的水、空气中的氧发生作用后产生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实现在室温下将空气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部分无机污染物予以光解消除,将其直接分解成无害无味的物质,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杀灭细菌,从而达到对污水、废气的处理和杀菌目的技术。
TiO2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其能带结构是不连续的,通常情况下是由一个充满电子的低能级价带(VB)和一个空的高能级导带(CB)构成,它们之间被禁带隔开。TiO2的禁带宽度为3.2eV,当用能量大于或等于其禁带宽度的人射光,也就是波长小于或等于387.5nm的光照射时,其价带上的电子被激发,越过禁带进入导带产生高能电子(e-)和空穴(h+),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发生分离并分别迁移到TiO2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与吸附在TiO2表面的OH-、H2O和O2等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产生高活性的自由基,与吸附在TiO2粒子表面的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生成CO2、H2O和一些无害的无机离子。
因此将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用于空气治理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二氧化钛在光触媒使用时可见光催化效率极低,因此在将二氧化钛应用时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近年来为了实现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照射下实现高效率的催化效果,众多学者和机构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用于研究改性的二氧化钛,例如添加金属氧化物、稀土元素等手段,但是至今收效甚微。
现有的通过多孔载体负载二氧化钛粒子实现光触媒效果的装置,其较小空间内如何实现多孔载体的集合,以及如何提高并保持多孔载体的二氧化钛催化效果始终具有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首先提供用于空气治理的纳米吸收处理装置,以解决传统光催化装置存在的催化环境条件难以控制,体积较大难以满足市场使用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多个膜片形状的多孔金属板呈环状分布,使得各多孔金属板一侧面倾斜朝向中心处的结构,多个所述多孔金属板集合形成对一多孔金属板成环状分布的区域,各所述多孔金属板上设有三维连通的孔隙,所述的空隙被配置为通过化学沉淀方法沉积偏钛酸,并通过煅烧形成附着于多孔金属板表面的二氧化钛粒子层;各所述多孔金属板的另一侧面与壳体内侧面围设形成间隔的多个用于冷凝装置布置的空腔;还包括位于多孔金属板环状区域中心的处的棒状结构的UV光源,实现各所述多孔金属板通过倾斜朝向环状中心的侧面接收紫外线照射的结构;所述壳体将所述多孔金属板、UV光源与外界隔绝;所述壳体设有用于气体进出的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被配置为包括强制空气进去的抽风扇;各所述空腔形成用于盛装冷却液的密封结构,形成空气在各多孔金属板表面形成冷凝水构成的水膜的结构。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多孔金属板为矩形状结构,且相邻多孔金属板朝向中心处一端相交并固定连接,朝向外侧方向的夹角形成空腔的空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36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