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温差效应的隧道超前钻孔破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9761.2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武科;徐嘉祥;邢志豪;段景川;周石喜;张宏伟;郝冬雪;李国栋;陈榕;杨洪娜;孙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中电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地矿开元勘察施工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格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6 | 代理人: | 韩洪淼 |
地址: | 25006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温差 效应 隧道 超前 钻孔 方法 | ||
1.一种利用温差效应的隧道超前钻孔破岩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掌子面布孔位置,由圆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共布置四层孔位,布置的孔位使孔位成“米”字分布,除圆心处的孔位外,其余三层的孔位数均为8个;
步骤二:采用间隔法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在孔位进行钻孔;
步骤三:钻孔完成之后,利用电磁线圈加热的方法对由内而外第二层以及最外层孔洞处的岩体进行加热升温;根据具体岩石类型选择温度设计值,当温度达到设计值后维持恒温;
步骤四:在圆心处的孔洞和第三层的孔洞中迅速加入干冰或者液氮;
步骤五:破岩清理工作;
所述步骤一中掌子面直径为7m时,每相邻层孔位的最小距离为2.3m;
所述步骤二中钻孔的直径为360mm,钻孔深度为3-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温差效应的隧道超前钻孔破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电磁线圈加热的方法为:利用圆柱形含铁质容器,并搭配电磁线圈插入到孔洞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中电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地矿开元勘察施工总公司,未经山东大学;中电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地矿开元勘察施工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97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