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高回收的污泥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9701.0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燕;李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秦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回收 污泥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固体高回收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双层污水池沉淀机构,双层污水池沉淀机构连接有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连接有双层清水池机构和污泥池,双层清水池机构与双层污水池沉淀机构相连接。通过整体结构的设计,使得污水多次沉淀,沉淀效率高;设置板框压滤机对沉淀出来的污泥进行脱水,使得污泥含水率大大降低,减少了污泥的体积,便于后期的运输和使用;回收利用分离出的水,无需连接另外供水源,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体高回收的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是采用沉淀工艺来处理。对于污泥较多的污水来说,单次的沉淀效果不足以分离出水和细砂杂质,而现有的多次沉淀的装置结构大多比较复杂,工艺较为繁琐,不易操作。另外,一般从水中抽出的污泥,其含水率太高,相对体积较大,不利于运输和再次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固体高回收的污泥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固体高回收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污水池沉淀机构,所述双层污水池沉淀机构连接有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连接有双层清水池机构和污泥池,所述双层清水池机构与所述双层污水池沉淀机构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层污水池沉淀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上层沉淀池组和下层沉淀池组,所述上层沉淀池组一侧连接有进污水池,所述上层沉淀池组另一侧过渡池,所述过渡池呈漏斗状,所述过渡池底部套入配合缓冲直柱,所述缓冲直柱与所述下层沉淀池组相配合,所述下层沉淀池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出水口,所述上层沉淀池组和所述下层沉淀池组均包括多组相连接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顶部设有过滤网,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板框压滤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沉淀池设有侧壁刮泥机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壁刮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部的横板基座,所述横板基座设有存储空腔,所述存储空腔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固定连接倾斜固定板,所述倾斜固定板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沉淀池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倾斜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刮刀,所述刮刀与所述沉淀池侧壁抵接配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基座通过设置的顶盖将所述存储空腔进行密封,所述顶盖外周抵接配合密封圈,所述转轴外周套接配合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横板基座固定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设有上环型水管和下环型水管,所述上环型水管和所述下环型水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层沉淀池组和所述下层沉淀池组的上方,所述上环型水管和所述下环型水管均设有多个喷水口,所述上环型水管和所述下环型水管均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层清水池机构包括上层清水池和下层清水池,所述上层清水池顶部与所述下层清水池顶部相连接,所述上层清水池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上环型水管及所述下环型水管相连接,所述下层清水池底部设有第三出水口。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固体高回收的污泥处理装置,通过整体结构的设计,使得污水多次沉淀,沉淀效率高;设置板框压滤机对沉淀出来的污泥进行脱水,使得污泥含水率大大降低,减少了污泥的体积,便于后期的运输和使用;回收利用分离出的水,无需连接另外供水源,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双层污水池沉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秦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秦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9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