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巡检电缆用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5372.2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钟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玉清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G01R31/58;G01R31/52;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巡检 电缆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电缆检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巡检电缆用机器人,包括壳体和电缆,壳体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警报器,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套接机构,两个套接机构均活动套接在电缆上,壳体上固定安装有漏电检测仪,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翻转机构,壳体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推料机构,横向推料机构的底端固定悬挂有托板,托板的顶端安装有电机。通过漏电检测仪可以对电缆的表面进行检测,若电缆表面破损会出现漏电现在,漏电检测仪检测到漏电现象时,警报器发出闪光以及报警声,警示工作人员电缆被检测处存在破损,在检测过程中由机器人替代工作人员对电缆进行巡检,降低了工作人员高空作业时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其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检修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智能巡检电缆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是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缆通常架设在电塔在上,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转,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电缆进行检修,若电缆表面破损将会产生漏电现象,工作人员攀爬至电塔上对电缆进行巡检,高空作业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风险系数,因此,由人工对电缆进行巡检存在极大的弊端。
传统的电缆巡检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工作人员需要在相邻的两个电塔之间移动,才能对两个电塔之间架设的电缆进行完整的检查,风险系数高,大大降低了其安全系数,对此,需要设计一种智能巡检电缆用机器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巡检电缆用机器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巡检电缆用机器人,包括壳体和电缆,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警报器,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套接机构,两个所述套接机构远离壳体的一端均活动套接在电缆上,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漏电检测仪,所述漏电检测仪通过导线与警报器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管,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翻转机构,且所述翻转机构位于限位管与漏电检测仪之间的位置,所述壳体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推料机构,所述横向推料机构的底端固定悬挂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端且位于横向推料机构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翻转机构上共同套接有传动皮带,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顶端与横向推料机构啮合连接,所述托板的底端转动安装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的底端啮合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上转动安装有纵向推料机构,所述纵向推料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啮合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啮合连接,所述托板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四传动机构,所述第四传动机构的顶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啮合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机构的底端与第三传动机构啮合连接。
具体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均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端,两个所述支架上共同转动安装有辊筒,所述辊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三个橡胶块,所述辊筒的轴体一端穿过对应设置的支架并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轮和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轮上共同套接有传动皮带。
具体的,两国所述套接机构均包括支撑杆,两国所述支撑杆均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端,每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半弧形板,每个所述第一半弧形板的顶端均通过两个固定螺丝螺纹安装有第二半弧形板,每个所述第二半弧形板上均转动安装有若干滚珠。
具体的,所述横向推料机构包括内置座板,所述内置座板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顶壁上,所述内置座板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顶壁上,所述内置座板内固定安装有注射筒,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注射筒内的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注射筒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滴胶嘴,所述内置座板内堆叠放置有标记纸板,所述内置座板内活动安装有推块,所述推块内开凿有呈一端开凿的内螺纹槽,所述内置座板内转动安装有横向螺纹杆,所述横向螺纹杆的一端插入内螺纹槽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横向螺纹杆远离推块的一端延伸至内置座板外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锥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玉清,未经钟玉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