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4035.1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邓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超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7/16;B01J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6 湖北省武汉市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防水涂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设备检查、物料填充、搅拌成型和收集清除,聚氨酯防水涂料制作设备包括安装架、搅拌套件和清除套件,安装架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搅拌套件和清除套件,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在进行搅拌成型时存在的以下问题:a:现有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成型后,具有一点的粘性,故搅拌设备中常会存在大量的存留清理起来较为困难,进而容易导致成本浪费的情况发生;b:现有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搅拌成型后,人工常通过重力作用将搅拌设备中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取出,其取出时间较长,拖慢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涂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配以催化剂、无水助剂、无水填充剂、溶剂等,经混合等工序加工制成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该类涂料为反应固化型湿气固化涂料、具有强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点,对基层变形的适应能力强,且由于其具有极好的防水性能,故常被用于屋面和厕浴间、地下室、蓄水池、墙面的防水,防渗、防潮处理上,现有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在进行搅拌成型时常需要进行设备检查、物料填充、搅拌成型和收集清除等步骤。
现有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在进行搅拌成型时常会存在着以下问题:a:现有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成型后,具有一点的粘性,故搅拌设备中常会存在大量的存留清理起来较为困难,进而容易导致成本浪费的情况发生;b:现有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搅拌成型后,人工常通过重力作用将搅拌设备中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取出,其取出时间较长,拖慢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制备方法,其使用了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制作设备,可以解决上述中提到聚氨酯防水涂料在进行搅拌成型时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检查:在使用该聚氨酯防水涂料制作设备在进行聚氨酯防水涂料制备之前,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检查;
步骤二:物料填充:人工将聚氨酯防水涂料原材料通过进料管塞入至物料筒中,之后人工驱动隔断滑板转动,使得进料管和物料筒之间封闭,从而完成物料填充作业;
步骤三:搅拌成型:完成物料填充作业后,一号电机工作,带动搅拌柱进行工作,对物料筒内部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原材料进行搅拌处理,进而使得聚氨酯防水涂料原材料进行充分混合,形成聚氨酯防水涂料,从而完成搅拌成型作业;
步骤四:收集清除:完成搅拌成型作业后,人工推动托料板,将物料筒下端面打开,通过刮料套板将托料板上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刮除,之后物料筒内部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通过重力原因往外流出,通过一号液压缸工作,通过连接架带动推动板往下运动,从而通过连接推杆带动推料板在物料筒内壁上运动,从而将物料筒内壁上和搅拌柱表面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刮除,从而完成收集清除作业;
上述步骤中使用到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制作设备包括安装架、搅拌套件和清除套件,安装架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搅拌套件和清除套件。
所述搅拌套件包括支撑杆、物料筒、进料管、隔断滑板、一号电机、搅拌柱、托料板和刮料套板,支撑杆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安装在安装架外壁上,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物料筒,物料筒侧壁上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和物料筒之间设置有隔断滑板,隔断滑板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物料筒外壁上,物料筒上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搅拌柱,搅拌柱位于物料筒的内部,物料筒下端设置有托料板,托料板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外壁上,托料板外侧设置有刮料套板,刮料套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下端面上,工作时,人工将聚氨酯防水涂料原材料通过进料管塞入至物料筒中,之后人工驱动隔断滑板转动,使得进料管和物料筒之间封闭,之后一号电机工作,带动搅拌柱进行工作,对物料筒内部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原材料进行搅拌处理,进而使得聚氨酯防水涂料原材料进行充分混合,形成聚氨酯防水涂料,从而达到聚氨酯防水涂料搅拌成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超,未经张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4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结构的逆作法施工工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微波高效等离子体火炬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