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3999.4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顺;应盛华;胡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34;D02G3/32;D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地址: | 843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色纺包芯 彩瓷 纱线 生产 装置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前罗拉、中罗拉和后罗拉平行设置,三孔喇叭口设置在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长丝喂入装置、张力控制器和导丝轮按照长丝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并且长丝的尾端喂入前罗拉的后钳口;第一吊锭上的第一粗纱和第二吊锭上的第二粗纱通过双槽口定位器及三孔喇叭口的两侧孔分别喂入中罗拉中在前罗拉的后钳口处与长丝融合;第三吊锭上的第三粗纱通过导纱杆喂入后罗拉的喇叭口中,并且依次通过三孔喇叭口的中间孔、中罗拉的喇叭口在前罗拉的后钳口处与长丝融合。本发明将混色纺纱技术、包芯纱纺纱技术和彩丝材料有机的进行了结合,产品不仅保型良好、抗起球,同时赋予了纺纱亮丽色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纱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包芯纱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已有40余年的生产历史。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包芯纱产品的诞生迎合了市场对服装吸湿、透气、保型、穿着伸缩自如、无压迫感和束缚感等方面的需求,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式服装,如泳装、体操服等贴身类的运动系列;如裤袜、兔毛衫、羊毛纱等家居系列;如夹克、衬衫、牛仔等休闲系列。包芯纱运用于混色纺纱领域有其更加明显的优势:
1)纱线不再染色,后道生产工序变短,客户易于接受;
2)纱线强力增加,客我的生产效率均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
3)可充分利用各组分的优势,满足不同织物对纱线的要求(如天然纤维覆盖在纱线的外围可以提供舒适的手感和满意的外观);
4)可利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化学纤维承担较高程度的纱线强力和弹性、快干等相关性能;
5)能利用功能性长丝实现纱线产品的功能化,如吸湿速干、抗菌、抗紫外等;
6)能利用有色长丝实现纱线产品的时尚外观化;
7)利用该技术纺制的纱线织物能较好地改善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8)能降低染色纤维的使用比例,不仅环保,更有利于改善有色涤纶品种的可纺性。
但是,一直以来市场上的包芯纱线均为本色纱线,且为梭织用纱,将包芯纱生产技术运用于混色纺纱生产几乎是空白。这是因为:常规包芯纱技术运用于色纺纱,关键是要确定纱线能否将芯丝完全包住,因为色纺纱后面已经没有了染色工序,对不能包住的纤维(称为露丝或露芯)无法通过同浴染色去进行弥补;其次,是要解决锭差和台差的起横质量问题,粗纱的重量不匀、粗纱的定位、芯丝的张力变化及位置、锭或台间的牵伸差异等均为造成局部包覆效果的差异,由此形成纱线的色光或效果的不同;再就是自络的接头形成的露丝露尾问题等。
因此,提供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克服原混色纺包芯纱产品纺纱一致性难度大、自络接头露丝问题,实现芯丝半包或间断包覆状态下的特殊包覆外观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包括细纱机、粗纱机、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和三孔喇叭口;
所述前罗拉、所述中罗拉和所述后罗拉平行设置,所述三孔喇叭口设置在所述后罗拉和所述中罗拉之间;
所述细纱机包括长丝喂入装置、张力控制器和导丝轮;所述长丝喂入装置、所述张力控制器和所述导丝轮按照长丝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并且所述长丝的尾端喂入所述前罗拉的后钳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未经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3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