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冲油的带轮齿的爬网行走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1577.3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3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冷建兴;杜慧子;许晨光;毛于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冲油 轮齿 行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冲油的带轮齿的爬网行走轮。行走轮的轮子由传动轴带动旋转,轮子外围设置可冲油的轮齿,行走轮中设有输油孔,输油孔与轮齿槽相通。通过固定的输油转轴向部分输油孔中输入高压油,使得轮齿槽胀大鼓起,另一部分输油孔中输入低压油,使得轮齿槽缩小。保证与渔网接触的轮齿处于胀大鼓起的状态,鼓起的轮齿可以卡在渔网上,产生更大的压紧力,从而使装置能够在渔网上稳定爬行,使得行走轮搭载的设备顺利完成清洗,探测等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清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冲油的带轮齿的爬网行走轮。
背景技术
渔网在水下长时间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是网眼堵塞导致渔网内的水和外界的水交流不流畅,容易形成死水,导致病菌的滋生,另一方面渔网上会附着大量的海生物,大大增加渔网的重量,降低渔网的使用寿命,当重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渔网会被拉断落入水中。一旦渔网沉入海底,就会很难清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国内目前的渔网清洗方法采用人工清洗或者用高压水枪清洗,这些清理方式需要将渔网收集上岸之后处理,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清洗效果差,耗费大量的时间。
现有方法都不能解决渔网在水下清洗的问题,且清洗效果不佳,成本大,清洗时容易对渔网造成损伤。为了清理这些海生物,需要设计一种能在渔网上爬行的机构,完成清洗作业。目前有的爬网方式,如CN 201520840413公开了一种钩爪式爬网机器人,该方法容易出现挂网的情况,CN201510209264.2公开了一种蛇形爬网机器人及其爬网方法,该方法不易搭载大型设备,两种方法都不适合水下渔网清理工作。
本申请设计了一种爬网的行走轮,行走轮的外围设置有轮齿,通过冲油可以让与渔网接触的轮齿鼓起,鼓起的轮齿可以卡在渔网上,使得装置在渔网上行走可以产生更大的压紧力,从而使装置能够在渔网上稳定爬行。
发明内容
为了使渔网清洗机器人能在渔网上稳定爬行,本发明设计一种可冲油的带轮齿的爬网行走轮,它可以通过冲入高压油,使得靠近渔网的轮齿鼓起,从而增大机器人与渔网间的作用力,增加行走的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冲油的带轮齿的爬网行走轮,包括电机,挡板,电机齿轮,传动齿轮,输油转轴,轮子和传动轴,所述电机固定于挡板上;所述电机齿轮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用于带动电机齿轮和传动齿轮旋转;所述传动轴一端与传动齿轮相连,另一端与轮子相连,从而带动轮子旋转;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与输油转轴连接,输油转轴保持固定且位于轮子圆心处,传动轴相对于输油转轴转动;
所述输油转轴中开有高压油槽和低压油槽,所述高压油槽和低压油槽输出油的一端为扇形,用于向输油孔中输入高压油和低压油;
所述的轮子内部沿径向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输油孔,轮子外围设置相同数量的可冲油的轮齿槽,输油孔的末端与轮齿槽连通,轮齿槽外侧的材料富有弹性,灌满高压油时轮齿槽会鼓起形成轮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压油槽及低压油槽四周还设有密封圈,使得高压油槽和低压油槽形成密闭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轮子沿径向开有16个均匀分布的输油孔,所述高压油槽为其中4个输油孔提供高压油。
本发明的一种可冲油的带轮齿的爬网行走轮的工作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1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纹理涂层
- 下一篇:一种时钟网络拓扑构建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