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状钐钴多层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9543.0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杭福;黄霞妮;吴琼;葛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春妹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C25D1/10;C23C14/30;C23C14/20;B82Y40/00;B22F3/11;B22F3/24;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2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状 多层 磁性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网状钐钴多层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网状PC通道模板制作:利用高能重离子束辐照在聚碳酸酯薄膜(PC)表面,辐照过程中,以重离子束为法线,先调节聚碳酸酯薄膜的角度,使聚碳酸酯薄膜与重离子束的辐射角度为α,再旋转聚碳酸酯薄膜,使碳酸酯薄膜与重离子束的辐射角度为-α,聚碳酸酯薄膜经过两次重离子束辐照后,在内部形成网状的纳米通道网络,将聚碳酸酯薄膜放入Na(OH)溶液中,通过化学刻蚀法,将纳米通道网络的孔扩大,形成具有3D网状结构的PC通道模板,最后使用电子蒸镀法,在聚碳酸酯薄膜表面镀一层Au/Pt薄膜;
2)化学电沉积:配制一定浓度的Sm2(SO4)3,CoSO4和CuSO4混合溶液作为化学电沉积溶液,以硼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络合剂,将步骤1得到的网状PC通道模板放入电沉积液中,利用电化学工作站,以模板上的Au/Pt薄膜作为阴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以及Pt作为对电极,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沉积电位在-2V和-0.4V之间切换,-2.4V沉积SmCo材料,-0.4V用来沉积Cu,-2.4的脉冲持续时间为500ms~1s,-0.4V脉冲的持续时间为1s~2s,在聚碳酸酯薄膜中沉积得到网状(SmCo)1-xCux/Cu多层纳米线,其中x≤0.05,(SmCo)1-xCux的厚度为10nm~20nm,Cu纳米层的厚度为1nm~2nm;
3)模板移除:将步骤2中得到的(SmCo)1-xCux/Cu纳米线的聚碳酸酯薄膜,放入二氯甲烷溶液中,聚碳酸酯薄膜溶解后得到网状(SmCo)1-xCux/Cu纳米线;
4)磁场下烧结:在网状(SmCo)1-xCux/Cu纳米线的沿纳米线的方向施加2T~7T的磁场,在1220℃~1280℃氩气保护下烧结0.5h~3h,再降温到1180℃~1200℃固溶处理0.5h~2h,然后快速冷却出炉;
5)时效处理:将步骤4中得到的网状(SmCo)1-xCux/Cu纳米线在600~850 oC氮气保护下时效处理2h~4h,随炉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钐钴多层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高能重离子束能量为5MeV~10MeV,辐照区域的直径为2cm, 频率为1Hz~2Hz; 所述的聚碳酸酯薄膜的厚度为20 μm ~100 μm;所述的碳酸酯薄膜与重离子束的辐射角度α为20o~45o,开孔后获得的网状纳米通道直径为50nm~200nm;所述的聚碳酸酯薄膜镀表面Au/Pt薄膜的厚度为500nm~1 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钐钴多层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所述的Sm2(SO4)3,Co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Sm:Co:Cu的原子比为1:5~8.5:0.002~0.008;所述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1~2 mol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春妹,未经汤春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5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