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生活污水环保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9437.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锦刚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生活 污水 环保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市政生活污水环保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市政生活污水通入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混搅轴带动第一搅拌叶转动,同时通过投药通道在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投入药剂,将市政生活污水与药剂充分反应实现沉淀;第二电控阀开启,通过环形过滤网过滤后将净化后的污水通过第一支管排入排水管,通过控制混搅轴带动封堵滑块远离锥形沉淀槽,使锥形沉淀槽内的沉淀物通过混搅轴的转动带入排渣腔后进入脱水腔;通过驱动控制机构控制挤压滑块的挤压工作,将沉淀物进行脱水工作,然后通过挡料板开启,使脱水后的沉淀物通过第二滤网排入废渣回收槽,脱水中的污水通过废水回收腔和第二支管流入排水管中,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垃圾渗漏液及污水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生活污水环保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包括物理沉淀法、化学沉淀法、生物降解法等等,但是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底部在一段时间后都会堆积大量的污泥,而为了保证污水处理的正常有效进行,使用者经常需要对污水处理装置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现有的污水处理排泥方式通常将对污泥进行沉淀后进行抽取,这样的排泥方式速率较慢,而且这样的排泥方式存在大量水分,其降低了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同时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荷,增加了人工,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成本。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一种市政生活污水环保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生活污水环保处理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市政生活污水环保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市政生活污水通入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
S2:S1的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混搅轴带动第一搅拌叶转动,同时通过投药通道在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投入药剂,将市政生活污水与药剂充分反应实现沉淀;
S3:S2中第二电控阀开启,通过环形过滤网过滤后将净化后的污水通过第一支管排入排水管,通过控制混搅轴带动封堵滑块远离锥形沉淀槽,使锥形沉淀槽内的沉淀物通过混搅轴的转动带入排渣腔后进入脱水腔;
S4:S3中通过驱动控制机构控制挤压滑块的挤压工作,将沉淀物进行脱水工作,然后通过挡料板开启,使脱水后的沉淀物通过第二滤网排入废渣回收槽,脱水中的污水通过废水回收腔和第二支管流入排水管中;
其中,S1中采用的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污水处理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腔内设有环形过滤网,所述污水处理腔的底壁内相连通设有锥形沉淀槽,所述锥形沉淀槽的底部相连通设有排渣腔,所述排渣腔的底部相连通设有脱水腔,所述脱水腔的下侧设有废水回收腔,所述废水回收腔的左侧相连通设有开口向左的废渣回收槽,所述污水处理腔内设有混搅机构,所述排渣腔内固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后侧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封堵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楔形滑块,所述楔形滑块的后侧端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排渣腔的后侧设有驱动内腔,所述驱动内腔内设有驱动控制机构,所述脱水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挤压滑块,所述脱水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传控内腔,所述传控内腔内设有用以控制所述挤压滑块移动的挤压传控机构,所述脱水腔的底壁内设有与所述废水回收腔相连通设置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的左侧壁内相连通设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内设有第一滤网,所述挡料板的左侧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废水回收腔内固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滤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机体的顶部固设有药剂投放箱,所述药剂投放箱的底部相连通设有底部与所述污水处理腔相对设置的投药通道,所述投药通道内设有第一电控阀,所述污水处理腔的顶壁内还设有上下延伸设置污水供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锦刚,未经刘锦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