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原递呈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7725.4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2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尽尧;陈芳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9/00 | 分类号: | A61K39/00;A61K39/395;A61K9/16;A61K47/3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卞孜真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原 细胞膜 包裹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其包括
a.纳米颗粒核;
b.外膜,其包裹所述纳米颗粒核;
所述外膜来源于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和所述抗原递呈细胞经抗原刺激,具有将抗原递呈到细胞表面和激活淋巴细胞的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核包括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或合成的材料,其选自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聚己酸内酯(PCL)、聚赖氨酸以及聚谷氨酸;优选的,所述纳米颗粒核包括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来源于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原递呈细胞经过包裹有抗原的纳米颗粒活化;所述抗原源自癌细胞;所述抗原递呈细胞为DC细胞。
5.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组合纳米颗粒核和外膜,以形成外膜包裹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的外膜来自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组合纳米颗粒核和包括抗原的外膜,以得到包含抗原的纳米颗粒,所述外膜源自细胞的细胞膜或生物相容性膜;
2)将包含抗原的纳米颗粒与抗原递呈细胞相互作用,以具有抗原递呈到细胞表面和激活淋巴细胞的能力;
3)组合纳米颗粒核和来源于步骤2)的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以得到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
7.利用纳米颗粒级联激活淋巴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纳米颗粒与淋巴细胞相互作用以激活淋巴细胞;
优选地,其包括如下步骤:
1)组合纳米颗粒核和包括抗原的外膜,以得到包含抗原的纳米颗粒,所述外膜源自细胞的细胞膜或生物相容性膜;
2)将包含抗原的纳米颗粒与抗原递呈细胞相互作用,以完成抗原呈递的准备;
3)组合纳米颗粒核和来源于步骤2)的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以得到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
4)将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与淋巴细胞相互作用,以激活或活化淋巴细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纳米颗粒级联激活淋巴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核由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或合成的材料,其选自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聚己酸内酯(PCL)、聚赖氨酸以及聚谷氨酸;优选的,所述纳米颗粒核包括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
优选地,所述外膜源自癌细胞的细胞膜;所述抗原递呈细胞为DC细胞。
9.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纳米颗粒,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优选地,进一步包含另一种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为抗体。
10.一种疫苗和/或免疫激活剂,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纳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77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