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型Cu2Te-Ag2Te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3422.5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2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丹丹;韩薷墨;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H10N10/852 | 分类号: | H10N10/852;H10N10/0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侯柏龙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2te ag2te 热电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型Cusubgt;2/subgt;Te‑Agsubgt;2/subgt;Te热电材料,该热电材料的化学式为Agsubgt;X/subgt;Cusubgt;2‑X/subgt;Te,其中x=0.1‑0.9。该Cusubgt;2/subgt;Te‑Agsubgt;2/subgt;Te热电材料属于p型热电材料,在Cusubgt;2/subgt;Te合金中掺杂Agsubgt;2/subgt;Te,降低热导率,增加塞贝克系数,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高的热电性能,其无量纲热电优值zT在523K高达1.51,在523‑723K之间zT的均值为1.4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型Cusubgt;2/subgt;Te‑Agsubgt;2/subgt;Te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熔铸‑热处理来提高p型Cusubgt;2/subgt;Te‑Agsubgt;2/subgt;Te的热电性能,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性强,可重复性高,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p型Cu2Te-Ag2Te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化经济体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这种经济效应所带来的便利得益于化石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长,化石燃料所引发的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峻,寻找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开发与使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下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型战略。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还具有体积小,无噪声、寿命长、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等优点。因而在航空航天探测,工业废热二次利用,解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热问题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热电材料的性能主要由无量纲热电优值zT来衡量,其表达式为zT=σS2T/κ,其中:σ为电导率,S为塞贝克系数,T为绝对温度,κ是热导率。从上述表达式可知,选择具有高S、σ值和低的κ值材料从理论上能够获得好的热电性能。然而这三个参数是相互制约的,修改其中一个参数往往会导致其他参数的非协同变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材料的热电性能的优化及其应用。所以,寻找有效提高zT值一直是热电领域的研究目标。
超离子导体具有液体声子输运和晶体载流子输运的特点,是备受关注的热电材料之一。Cu2X(X=S,Se,Te)是最早提出的一类超离子导体热电材料,其导热系数相对较低,zT值高,如Cu2S(1.7-1.9),Cu2Se(1.5-2.3),Cu2Te(0.4-1.1)。然而Cu2Te的zT值远低于Cu2S和Cu2Se。众所周知,Te的电负性较小,Cu-Te之间的化学键要比Cu2S和Cu2Se的离子少,理论上拥有更好的电运输性能,这与实际情况相悖。Te原子相对于S或者Se原子更重,晶格热导率也相对较低。综合电导与热导两个方面分析,在提升热电性能方面,Cu2Te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造成Cu2Te性能异常主要是由于Te元素极易挥发,若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样品的过程中,成分易发生偏移。如中国专利CN110690341A公开一种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组成为Cu1-xAgxGa1-yInyTe2的p型热电材料,在773K时zT达1.64,达到zT峰值所需温度过高,且由于运用SPS烧结方法,导致所制备合金成分易发生偏移,在523-673K的温度区间内zT最大值小于1.2,无法实现超离子导体在低温范围内的应用。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p型Cu2Te-Ag2Te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3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