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基吸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3359.5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岳国宗;郭亚昆;杨丽军;帅茂兵;王小英;黄德顺;赵鹏翔;赵晓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18/10 | 分类号: | C08G18/10;C08G18/65;C08G18/69;C08G18/3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吕玲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基吸氢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氨酯基吸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端羟基聚丁二烯与二异氰酸酯按比例均匀混合并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2)将步骤1)制备的聚氨酯预聚体、负载在碳材料上的贵金属催化剂和适量二元醇按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并发生进一步反应;
(3)将步骤2)中反应得到的材料进行浇筑、压制或旋涂等工艺方法可得到不同形态的聚氨酯基吸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基吸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端羟基聚丁二烯为不同羟值的聚丁二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氨酯基吸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异氨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或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氨酯基吸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聚氨酯预聚体的化学反应通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基吸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负载在碳材料上的贵金属催化剂为钯碳或铂碳贵金属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氨酯基吸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二元醇为1,4-丁二醇、乙二醇、丙二醇、甲基丙二醇、二乙二醇、新戊二醇或1,6-己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氨酯基吸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中所述的混合方法为机械搅拌混合或匀浆设备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氨酯基吸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端羟基聚丁二烯与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50:1-1: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氨酯基吸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预聚体、负载在碳材料上的贵金属催化剂和二元醇的质量比为1-50:1-50:1-5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聚氨酯基吸氢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在具有可塑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吸氢性能,在298K,1bar条件下的吸氢容量达到100.0ml/g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33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