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温高压多灰尘介质中的振打器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2058.0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喻九阳;张德安;陈琦;徐建民;郑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鑫丞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21/041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高压 灰尘 介质 中的 振打器 密封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高温高压多灰尘介质中的振打器密封结构,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其管子、凸面法兰依次固定套接于导筒上,导筒固定套接于套管上,且导筒和套管的同一端的连接处具有连接筒;撞击杆的一端可移动地穿进管子的内腔、套管的内腔中;连接筒套接于撞击杆上;过滤组件套接于连接筒上;套管套接于活塞上,活塞套接于活塞杆上,且一端可移动地延伸出套管,并处于导筒的内腔中;活塞杆的一端抵接于撞击杆的端部,另一端依次穿出活塞、导筒;弹簧套接于活塞以及活塞杆上,且处于由活塞、活塞杆以及导筒共同构成的空腔内。该装置能够提高振打器的密封性能,使其能在高温高压多尘环境下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温高压多灰尘介质中的振打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振打器是指用于防止和排除各种料仓由于物料的内摩擦、潮解、带电、成分偏析等原因引起的“堵塞”、“塔拱”现象的装置,在目前工业生产中,机械振打器因有效的解决了煤气化炉积灰问题而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机械振打器多数应用在煤炉等高温高压并且粉尘较多的复杂介质之中,所以其运动构件的密封性能至关重要,密封性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机械振打器是否能够平稳运行,机械振打器关键密封技术是对传递撞击杆能量的活塞杆及活塞圆周处的密封技术。
现有得机械振打器的撞击杆与汽缸传递杆一般设计为一体,二者通过大幅度往复运动完成振打动作,要解决这类大幅度往复运动构件的密封问题很困难,因为在此工况下密封元件接触密封面间的相对位移较大,会给接合面上的粗糙处泄漏介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由于机械振打器主要工作于高温高压、多尘介质等恶劣的化工环境下,使得对活塞杆的大幅度往复运动实现良好密封更加困难。
具体地,机械振打器的振打执行机构分为撞击杆及其能量传递作用的活塞杆两个部分,二者均与汽缸传递杆分离开,同时采用弹簧保证活塞杆与撞击杆、撞击杆与气化设备内壁之间紧密接触,气缸发出的动能通过气缸传递杆对活塞杆产生冲击,活塞杆又将动能传递给撞击杆,最后撞击杆对气化设备产生振打,避免了撞击杆与活塞杆的大幅度往复运动出现,实现了将机械振打器活塞杆的大幅往复运动转化为微小位移往复运动。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机械振打器技术在微小位移往复运动工况的密封方面还有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温高压多灰尘介质中的振打器密封结构,旨在改善现有的机械振打器的在高温高压多灰尘的环境中的密封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高温高压多灰尘介质中的振打器密封结构,包括管子、凸面法兰、导筒、套管、撞击杆、过滤组件、活塞、活塞杆以及弹簧;所述管子、所述凸面法兰依次固定套接于所述导筒上,所述导筒固定套接于所述套管上,且所述导筒和所述套管的同一端的连接处具有连接筒;所述撞击杆的一端可移动地穿进所述管子的内腔、所述套管的内腔中;所述连接筒套接于所述撞击杆上,且所述连接筒的横截面由活塞杆向撞击杆的方向呈阶梯形;所述过滤组件套接于所述连接筒上;所述套管套接于所述活塞上,所述活塞套接于所述活塞杆上,且一端可移动地延伸出所述套管,并处于所述导筒的内腔中;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撞击杆的端部,另一端依次穿出所述活塞、所述导筒;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活塞以及所述活塞杆上,且处于由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以及所述导筒共同构成的空腔内;所述导筒靠近所述弹簧的一端处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气源。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组件依次包括齿形压紧圈、过滤片以及多个相邻的第一密封圈;所述齿形压紧圈、所述过滤片以及所述第一密封圈由所述撞击杆向所述活塞的方向依次套接于所述连接筒的外壁上。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活塞上依次套接有压盖、压环以及多个第二密封圈,且所述压盖、所述压环以及所述第二密封圈依次由所述撞击杆向所述活塞杆的方向进行设置。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依次间隔地环形沟槽,每个所述环形沟槽上均套接有活塞环,且所述活塞环处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弹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鑫丞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鑫丞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