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动力集装箱船的蓄冷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5340.6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洋;李雅静;邓芳;杨奉儒;张荣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7/00 | 分类号: | F25B17/00;F25B41/2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动力 集装箱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动力集装箱船的蓄冷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LNG燃用系统、LNG换热系统、蓄冷系统。针对LNG动力集装箱船功率大、LNG燃料消耗量多、释放的大量冷能不能被利用的问题,本发明系统利用蓄冷箱制冰的方式对LNG动力集装箱船上过量的冷能进行储存,解决了LNG动力集装箱船冷能过剩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将船舶上的LNG燃料冷能用于陆地所需,使LNG冷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也节省了陆地上需要冷能的用户的制冷设备的电力消耗,且随着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发展,LNG动力集装箱船的主机功率越来越大,LNG燃料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所以释放的冷能也越来越多,因此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G动力集装箱船的蓄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LNG动力船”是指以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来提供动力的船舶,近年来,船用柴油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液化天然气以其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船舶上,因此LNG动力船的数量不断增多,由于LNG是一种-163℃的低温液体,因此在供给LNG动力船的主柴油机燃用前需要进行汽化,达到船舶主柴油机的供气温度,在这一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冷能,因LNG动力集装箱船主机功率较大,LNG燃料消耗量多,在使用LNG燃料过程中释放的冷能会更多。当前已经有人提出在船舶空调以及冷库方面利用这部分冷能,但是在空调和冷库上应用只需要少量的冷能即可实现,还是会有大量冷能没有得到利用,这部分冷能也可以用于朗肯循环进行发电,不过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在船舶上很少应用,因此目前在LNG动力集装箱船上存在LNG冷能过剩的情况。
对于LNG动力集装箱船冷能过剩的问题,专利号为CN110901870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冷藏集装箱利用船舶LNG冷能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在冷藏集装箱上对LNG冷能的利用,在冷藏集装箱较多时,此种方法对冷能的利用率是很高的,受到货源的影响,冷藏集装箱的数量比较少,这样对冷能的利用率就相对较低。其他类似的专利对于船舶LNG冷能的利用,都存在对LNG冷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基于LNG动力集装箱船的航线特点,其经常经过低纬度地区,例如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世界上重要的、繁忙的航线。在低纬度地区,由于外界温度较高,需要的冷能相对较多,而LNG动力集装箱船在航行过程中释放的冷能很多,并且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可以把航行过程中LNG燃料释放的过量冷能储存起来,在低纬度地区停港时将冷能转移给陆地上需要冷能的地方,将可以使LNG得冷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做到节能减排,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LNG动力集装箱船的蓄冷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LNG动力集装箱船的蓄冷系统,该系统包括:LNG燃用系统、LNG换热系统、蓄冷系统。
其中LNG燃用系统包括:驳运泵、增压泵、温控三通阀、LNG换热器、冷媒A温包、缸套水加热器。
LNG换热系统包括:冷媒A循环泵、乙二醇换热器、冷媒出口接头、冷媒进口接头。
蓄冷系统包括:冷媒B循环泵、电磁阀、蓄冷箱温包、换热盘管、保温层、蓄冷箱、蓄冷箱内壁、蓄冷箱外壁、温度继电器、盘管进口接头、盘管出口接头。
在LNG燃用系统中,驳运泵通过管道与增压泵相连接,所述增压泵通过管道与LNG换热器相连接,其间设有温控三通阀,所述温控三通阀的一个出口和LNG换热器与缸套水加热器之间的管道相连接。
在LNG换热系统中,LNG换热器通过管道与乙二醇换热器相连接,构成循环管路,其间设有冷媒A循环泵和冷媒A温包,所述冷媒A温包与温控三通阀通过线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