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项呼吸道抗原检测卡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5330.2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李桂芹;秦冬力;赵鹏;孙树凯;张静静;杨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8;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潍坊盛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9 | 代理人: | 李光林 |
地址: | 26102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项 呼吸道 抗原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项呼吸道抗原检测卡,检测卡包括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试纸条、乙型流感病毒抗原试纸条、呼吸道腺病毒抗原试纸条、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试纸条和肺炎支原体抗原试纸条,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试纸条、乙型流感病毒抗原试纸条、呼吸道腺病毒抗原试纸条、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试纸条和肺炎支原体抗原试纸条均包括胶体金结合物垫,胶体金结合物垫包括链霉亲和素结合物垫和双纳米颗粒双标记抗体结合物垫;本检测卡中的试纸条使生物原料反应充分,提高抗原检测的灵敏度,有效降低漏检,同时样品垫中添加阻断剂提高特异性,能够同时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抗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呼吸道病毒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针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卡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甲型最容易引起流行,乙型次之,丙型极少引起流行。依据外膜植物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由于编码HA和(或)NA的核酸序列容易发生突变,致使HA和(或)NA的抗原表位发生改变,这种抗原性的转变使人群原有的特异性免疫力失效,故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较大规模甚至世界性的流感流行。易感人群多为老年人(65岁)和婴幼儿(6岁);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单链、负股、有包膜的RNA病毒,为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属成员,根据单克隆抗体及核苷酸序列不同,RSV分为A、B 两个抗原亚型,每一亚型又根据G蛋白抗原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亚系,主要区别在于G、F、N、P蛋白上的抗原组成不同,G蛋白负责病毒与细胞的黏附,F蛋白负责病毒侵入细胞内,同时融合多个细胞膜形成多核巨细胞,对于RSV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潜伏期3~7日,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腺病毒呈无囊膜的球形结构,其病毒粒子在感染的细胞核内常呈晶格状排列,每个病毒颗粒包含一个36 kb的线性双链DNA,有核衣壳。目前已发现的腺病毒有7个亚群(A~G),86个型别,其中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有55个血清型。可感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眼等,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但呼吸道腺病毒更为常见,其中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腺病毒包括腺病毒3、7、11、14、21、55型等,主要集中在B亚属,B亚属分别为两个亚种分别命名为B1(腺病毒3、7、16、21和50型)和B2(腺病毒11、14、34和35型),其中3、4、7、14型为最常见的引起爆发疫情的型别。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一般有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肺部啰音类似典型肺炎的表现。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属细胞外寄生菌,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肺炎支原体,是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最小者。含DNA和RNA,缺乏细胞壁,呈球形、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革兰染色阴性。MP感染,由支原体感染引起,其基本病理呈间质性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以顽固性剧烈咳嗽为特征。
MP肺炎的发病主要是由飞沫传播,当病原体由呼吸道进入后,在粘膜表面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神经氨酸受体紧密结合而附着,从而造成粘膜上皮细胞的破坏,这是MP的主要致病方式。
黏附素主要包括P1和P30。P1被认为是肺炎支原体的主要黏附素。缺乏P1或P1 在顶器表面分布不足或未定居于顶器表面的合适位置,肺炎支原体就不能黏附于呼吸道上皮,也无毒力。研究证明 P1 蛋白还有抗原性及免疫原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