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及建筑板材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5254.5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军 |
主分类号: | E04C2/292 | 分类号: | E04C2/292;E04C2/38;E04C2/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7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粒 金属 复合 一体化 建筑 板材 组件 | ||
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包括:金属外壳体,该金属外壳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连续凹槽;金属外壳体是由金属板状材料制备而成的六面体形的壳体结构,在金属外壳体中设置有陶粒聚氨酯复合材料,金属外壳体中设置有中空管材形成的井字形框架,其开口于所述金属外壳体的侧面。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结构简单,质轻强度高,外表美观,便于相互组装连接,能够制备成标准件,在工厂生产线实现标准化量产,作为外墙板、内墙板、顶板等使用,使用过程中能够采用标准作业方式,组装成建筑板材组件,进一步组合可以作为建筑围护体,隔断体或填充体,无需进行后续传统的装修等施工作业,实现自动化作业,连接高效、方便,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及建筑板材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装配式建筑的装配模块原料,装配模块之间的连接采用传统的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组装连接后还需要在施工现场给组装连接部位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成型之后才能完成模块的组装。组装完成的建筑还需要经过再次装修,如,配套附属设施系统的布设和安装,室内装修等等,才能达到建筑的使用功能。
装配式建筑中墙板模块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模块,但是墙板模块在装配完成后还需要继续进行传统的连接固定装修装饰等传统建筑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繁琐,时间长,环境污染严重,施工精度很难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以上提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该建筑板材包括:
金属外壳体,该金属外壳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连续凹槽;
金属外壳体是由金属板状材料制备而成的六面体形的壳体结构,在金属外壳体中设置有陶粒聚氨酯复合材料;
金属外壳体中设置有中空管材形成的井字形框架,井字形框架开口于金属外壳体的侧面。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金属外壳体的相邻的侧面上设置的连续凹槽相互连接。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连续凹槽设置为敞口梯形。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金属外壳体中还设置有网格状金属结构体,该网格状金属结构体设置与井字形框架固连,用于增强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的强度。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陶粒聚氨酯复合材料是由陶粒与聚氨酯胶凝材料混合物注入金属外壳体内部形成的一体化复合材料。通常陶粒聚氨酯胶凝材料混合物连续快速注入金属外壳体中,快速成型,得到陶粒聚氨酯复合材料,陶粒聚氨酯复合材料与金属外壳体中的井字形框架、网格状金属结构体等相互增强,与金属外壳体形成一体化建筑板材。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陶粒聚氨酯复合材料中的陶粒相互堆积形成立体陶粒骨架结构,立体陶粒骨架结构的空隙中为成型的聚氨酯胶凝材料。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金属外壳体的侧面上都设置有连续凹槽,井字形框架开口于连续凹槽中。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金属外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密封槽结构,密封槽结构靠近于金属外壳体的外表面一侧。
一些实施例还公开了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直接相邻的两个陶粒金属复合一体化建筑板材之间设置有与连续凹槽形状相互适配的连接部件,两个相邻的井字形框架结构之间设置以螺栓相互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军,未经王晓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