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加强件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1803.1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1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沙姆斯丁·A·赛义德;伊哈卜·格雷斯;穆姆塔兹·侯赛因;大卫·J·法伊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58 | 分类号: | H01M50/258;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B60L50/64;B60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杨帆;张元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加强 总成 | ||
本公开提供“电池组加强件总成”。本公开详述了用于加强电动化车辆的电池组的加强件总成和相关联的方法。示例性电池组可包括电池内部部件(例如,电池阵列)、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内部部件的外壳总成以及固定到所述外壳总成的加强件总成。所述加强件总成可包括梁和固定到所述梁的支架。所述加强件总成可被定位在所述外壳总成的预期的高碰撞加载位置处,并且被配置为在车辆碰撞加载事件期间吸收和传递能量,从而使所述碰撞载荷在容纳有相对敏感的电池内部部件的电池组内部的传递最小化。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动化车辆电池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车辆碰撞加载事件期间有效地管理载荷路径的电池组加强总成。
背景技术
已经有文献详细地记载了对减少汽车燃料消耗和排放的期望。因此,正在开发减少或完全地消除对内燃发动机的依赖的电动化车辆。一般来讲,电动化车辆与常规的机动车辆不同,因为电动化车辆是由一个或多个电池供电的电机选择性地驱动的。相比之下,常规的机动车辆完全依赖内燃发动机来推进车辆。
高压电池组通常为电动化车辆的电机和其他电气载荷供电。电池组可能容易受各种车辆载荷影响,其包括在电动化车辆的操作期间在车辆碰撞加载事件(例如,前部、侧部、侧杆、后部等)期间施加的载荷。
发明内容
一种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的电池组除其它外包括:电池内部部件;外壳总成,所述外壳总成包括布置成容纳所述电池内部部件的内部;以及加强件总成。所述加强件总成包括安装到所述外壳总成的梁和安装到所述梁的支架。所述加强件总成被配置为在碰撞加载事件期间将碰撞载荷传递离开所述外壳总成的所述内部。
在前述电池组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内部部件为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阵列。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者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梁为具有中空通道的挤出金属管。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C形金属支架。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梁包括内侧表面、外侧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包括确立凹槽的凹陷部,并且所述支架的弯曲部分被接纳在所述凹槽内。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内侧表面包括第一多个开口,并且所述外侧表面包括第二多个开口。所述第二多个开口包括比所述第一多个开口更多数量的开口。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内侧表面包括多个开口,并且所述外侧表面包括第一多个开口和第二多个开口,所述第二多个开口的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一多个开口。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定位特征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多个开口中的第一开口内,并且螺栓被接纳在所述第二多个开口中的第二开口内。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梁被安装到所述外壳总成的托盘。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梁被安装到所述托盘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外表面位于所述电池组的外侧纵向侧上。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梁被安装到所述外壳总成的盖。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安装支架附接到所述外壳总成。所述加强件总成未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梁包括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外壳总成的第二长度。
在前述电池组中的任一个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二加强件总成在与所述加强件总成不同的位置处安装到所述外壳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1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