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臂可旋转的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9035.6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4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存义;孙正华;娄腾飞;孙子洋;王伟;周易;刘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臂 旋转 肘关节 铰链 固定 支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臂可旋转的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包括通过铰链连接装置铰接的肱骨固定单元和桡骨固定单元;肱骨固定单元包括杆部,杆部上远离铰链连接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肱骨固定模块;在远离铰链连接装置的方向上,桡骨固定单元包括:与铰链连接装置连接的第一伸缩连杆;旋转模块,用以使桡骨固定单元上第一伸缩连杆意外的部分可轴向旋转;和桡骨固定模块。本发明提供的外固定支架通过设置旋转模块,使其在具有传统肘关节固定架的使前臂相对于肱骨在一平面内活动锻炼的功能的同时,还能使前臂可单独轴向旋转,避免由于肘关节固定支架限制桡骨远端旋转而导致恢复后前臂旋前活动度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固定架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臂可旋转的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肘关节损伤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肘关节和膝关节等关节使人体的活动更为灵活,在身体的活动过程中,关节始终处于一定范围内的活动状态。当负重或外力使关节的活动范围超出最大范围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对于较轻的、未造成骨骼和韧带等的肘关节损伤,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即可,例如进行按摩、热敷等。而对于较为严重的肘关节损伤,例如骨折和韧带损伤,则需要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一般采取石膏固定,使肘关节维持在一固定角度,避免肘关节的任何活动,对肘关节起到保护作用。
在肘关节创伤后,部分病人会出现许多的并发症,其中,肘关节僵硬为最主要的并发症,发病率在3%-20%之间。肘关节日常活动所需的运动功能范围在30°-130°内进行屈伸,90°旋前、90°旋后内进行旋转。在肘关节切开松解手术的过程中,部分关节韧带结构可能会遭到破坏,当累及内侧副韧带前束或外尺侧副韧带等重要结构时,肘关节的稳定性即会受到影响;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手术医师常选择韧带修补或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
现有技术中的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仅支持肘关节的屈伸运动,没有前臂旋转的功能。同时外固定架由于固定在桡骨远端,限制了尺桡骨之间的相对运动,可能对前臂旋转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有文献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52位符合纳入标准的肘关节僵硬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6周和术后3月时,前臂旋前活动度明显下降。所以传统的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长时间固定会对前臂旋转有影响。现有技术还未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肘关节切开松解术后的患者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不但能锻炼肘关节的屈伸功能,还可以锻炼前臂的旋转功能的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臂可旋转的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包括通过铰链连接装置铰接的肱骨固定单元和桡骨固定单元;
肱骨固定单元包括杆部,杆部上远离铰链连接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肱骨固定模块;
在远离铰链连接装置的方向上,桡骨固定单元包括:
与铰链连接装置连接的第一伸缩连杆;
旋转模块,用以使桡骨固定单元上第一伸缩连杆以外的部分可轴向旋转;和
桡骨固定模块。
进一步地,铰链连接装置包括通过旋转轴或轴承连接的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
杆部连接固定于第一铰接块;
第一伸缩连杆固定于第二铰接块。
进一步地,肱骨固定模块和桡骨固定模块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螺钉固定元件,用以通过螺钉固定于肱骨的中端和桡骨的远端。
进一步地,在沿铰链连接装置向桡骨固定模块的方向上,旋转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9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