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能源用多芯柔性电缆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8412.4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6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丁红梅;盛金伟;徐静;陈鑫;吴国良;张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00;H01B7/17;H01B7/04;H01B7/28;H01B11/10;H01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会 |
地址: | 2142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能源 用多芯 柔性 电缆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智慧能源用多芯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屏蔽层、内护层、加强层和外护层,所述缆芯包括梅花状骨架和设置于梅花状骨架外部的若干组控制线芯组,梅花状骨架内设置填充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能源用多芯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包括设置于梅花状骨架内部中心位置的中心填充芯和设置于梅花状骨架内部的五个梅花状叶内的梅花状叶填充,中心填充芯和梅花状叶填充之间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能源用多芯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芯组共有五组,梅花状骨架的每相邻两个梅花状叶外围之间的间隙中设置一组控制线芯组,每组控制线芯组均包括聚酰亚胺膜及包覆于聚酰亚胺膜内部的两个对绞的控制线芯,每组控制线芯组的两个对绞的控制线芯的对绞节距为60-80mm,所述控制线芯包括线芯导体和包覆于线芯导体外部的绝缘层,所述线芯导体为采用若干根超五类镀锡铜丝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3-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能源用多芯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包括设置于缆芯外部的双边展翅铝箔层和设置于双边展翅铝箔层外部的镀锡铜丝编织层,所述双边展翅铝箔层与镀锡铜丝编织层之间设置若干组镀锡引流线,镀锡引流线与双边展翅铝箔层的金属带金属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能源用多芯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边展翅铝箔层采用厚度0.045-0.05mm、宽度20-25mm的金属带制成,金属带的搭盖率25-30%,完全覆盖控制线芯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能源用多芯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锡引流线共有五组且呈五等分均匀分布于双边展翅铝箔层与镀锡铜丝编织层之间,镀锡引流线采用若干根镀锡铜丝绞合而成,绞合节距为18-22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能源用多芯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层与镀锡引流线相接触的编织角为40-50°,编织密度不小于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能源用多芯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为采用高强度卡夫拉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层,编织角度为40-50°,编织密度50-55%,所述外护层的厚度1.5-2.4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智慧能源用多芯柔性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控制线芯和梅花状骨架,控制线芯的导体采用超五类镀锡铜丝绞合股线而成;
S2:在控制线芯的导体外挤出绝缘层,挤出方式采用挤压式;
S3:将挤出绝缘层的控制线芯两两对绞,对绞节距控制在60-80mm,在对绞绞合后的两个控制线芯外绕包聚酰亚胺膜,形成控制线芯组;
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若干控制线芯组分别均匀设置在梅花状骨架形成的五个梅花状叶外,形成均匀分布状态,梅花状骨架内部中央位置的中心填充芯采用高强卡夫拉纤维填充而成,梅花状叶填充采用加强型棉线填充而成,最终制成缆芯;
S5:在缆芯外侧设置双边展翅铝箔层,双边展翅铝箔层外部编织镀锡铜丝编织层,双边展翅铝箔层与镀锡铜丝编织层之间等分分布五组镀锡引流线,镀锡引流线与双边展翅铝箔层的金属带金属面相接触,形成屏蔽层;
S6:在屏蔽层的外侧挤包内护层;
S7:在内护层编织加强层;
S8:在加强层外部挤包外护层,外护层采用挤压式,增加与加强层、内护层的粘黏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4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