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的门框榫卯连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8258.0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卢晃;陆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欧派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52 | 分类号: | E06B1/52;E06B1/16;E06B3/96;E06B3/96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盛影影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门框 连接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钢制门框、窗框无焊点拼接及紧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金属的门框榫卯连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金属件和第三金属件,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三金属件之间可相互卡接后并通过第二金属件进行锁紧;所述第一金属件包括第一本体和设置在其一端插接部,所述第三金属件包括第三本体和开设于其上的插孔,所述插接部可贯穿地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第二金属件卡接于所述插接部上并限制所述插接部滑出所述插孔。本发明的金属连接结构强度大、免焊接、牢固度好,与传统的其他金属门框连接结构,降低能耗、符合现代节能减排的的标准,装配后,三个金属件紧紧咬合在一起,金属件之间存在相互交合的结构,达到连接及紧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制门框、窗框无焊点拼接及紧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的门框榫卯连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对各种建筑构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钢质防盗安全门、钢质防火门及钢质防火窗等的作为建筑构件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人身及财产损失、社会公共安全等起到了重大作用。
传统的钢制框体连接,大部分是通过焊接实现的。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传统焊接的缺点,1、对焊接工人的技能要求高,并且焊接不易掌握;2、焊接成本高,焊料的消耗仅凭个人经验;3、焊接温度仅凭个人经验;4、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对人体有害;5、乙炔、液化气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易燃易爆。第二个方面是通过焊接组焊的门框办成品,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框组体积大,效率低、人工成本大;2、涂装材料浪费;3、浪费能源,浪费大量的天然气和电能;4、产品制造材料成本高;5、运输成本高等。
因此,对钢制框体组装技术,以期改良和提高其连接紧固技术,使其得到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是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木材榫卯结构技术古已有之,但钢质薄板榫卯结构连接技术研究现存不少问题。
近年来,随着法规法律及环保政策的健全,以及企业家节能减排、环保意识的增强,免焊技术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传统加工思维限制了钢质薄板榫卯结构连接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还停留在木制品才能使用榫卯连接技术和比较厚实的金属材料才具备使用榫卯链结构的条件。钢质薄板框体榫卯连接结构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研究,但目前对于开发此类钢构件连接件的报道还尚少见到。
综上所述,针对钢构件的连接问题,有必要研究更安全可靠且适用于未来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钢构件连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的门框榫卯连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到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的门框榫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金属件和第三金属件,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三金属件之间可相互卡接后并通过第二金属件进行锁紧;
所述第一金属件包括第一本体和设置在其一端插接部,所述第三金属件包括第三本体和开设于其上的插孔,所述插接部可贯穿地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第二金属件卡接于所述插接部上并限制所述插接部滑出所述插孔。
优选的,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插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一插部,所述第一插部的一端具有第二插部,且所述第二插部从所述插孔的一侧穿过所述插孔至所述插孔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金属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面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突出部,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第一插部的卡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部和所述卡口过渡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边具有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上向外具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三金属件包括第三本体和一体设置在其一侧边的第三侧部,且所述第三侧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延伸部贯穿的第一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欧派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山欧派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