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抗磨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7031.4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诗英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97/02;C08L27/18;C08L89/00;C08K3/08;C08K7/24;C08K9/02;C08K3/36;C08K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63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抗磨木塑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抗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70~80份废旧塑料;
10~20份处理木屑;
10~15份秸秆;
1~3份助剂;
2~5份润滑剂;
所述处理木屑是由木屑经水浸后液氮冷冻处理制得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还包括8~10份自制抗磨颗粒;
所述自制抗磨颗粒是由硫酸铜溶液、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盐酸溶液和聚四氟乙烯反应制得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还包括5~15份塑料抗磨增强料;
所述塑料抗磨增强料是由硅酸钠溶液、盐酸、贻贝粘蛋白、儿茶酚氧化酶反应制得的。
4.一种高强度抗磨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70~80份废旧塑料、10~20份处理木屑、10~15份秸秆、5~15份塑料抗磨增强料、8~10份自制抗磨颗粒、1~3份助剂、2~5份润滑剂;
(2)将废旧塑料放入混炼机中进行搅拌混炼,待混炼充分时候停止,并加入塑料抗磨增强料和自制抗磨颗粒,继续混炼充分后得到改性塑料;
(3)将上述改性塑料和处理木屑放入到混炼机中进行混合5~20min,以转速为200~700r/min进行搅拌,并加入助剂搅拌得到预制物,所述混炼机采用W型缸体,加套型设备,使得搅拌桨与缸壁之间的间隙一致,使得搅拌效果最佳;
(4)将上述预制物混合润滑剂,并继续搅拌升温至100~300℃后,形成流体状的混合物;
(5)将上述混合物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即得高强度抗磨木塑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磨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木屑的制备步骤为:
称取木屑浸入去离子水中浸泡15~20h,将浸泡后的木屑取出立即用液氮喷淋冷冻2~3min,喷淋结束后加热升温至40~50℃解冻处理10~15min,并反复冷冻、解冻处理5~8次,得到处理木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磨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抗磨颗粒的制备步骤为:
(1)将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铜溶液和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按质量比为10:1混合后放入超声震荡仪中,以30~40kHz的频率超声震荡处理15~20min,得到微乳液;
(2)将上述微乳液加热升温至40~50℃后放入电沉积装置中,在电流密度为0.05~0.2A/cm2,极板间距为10~20mm的条件下电沉积处理20~30min,再将电沉积处理的微乳液进离心分离得到滤渣,真空干燥后得到纳米铜粉;
(3)将上述得到的纳米铜粉放入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溶液中,进行脱合金腐蚀处理8~11h,处理结束后得到改性纳米铜粉,将改性纳米铜粉和聚四氟乙烯按质量比为1:10混合后装入密炼机中,在300~320℃下密炼1~2h后经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自制抗磨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磨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抗磨增强料的制备步骤为:
(1)称取木屑浸入去离子水中浸泡15~20h,将浸泡后的木屑取出立即用液氮喷淋冷冻2~3min,喷淋结束后加热升温至40~50℃解冻处理10~15min,并反复冷冻、解冻处理5~8次,得到处理木屑;
(2)将浓度为0.5mol/L的硅酸钠溶液倒入烧杯中,并用浓度为1mol/L盐酸调节pH至6.0,用磁力搅拌器以300~40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移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150~200℃,保温水解反应2~3h后得到自制硅溶胶;
(3)将上述得到的硅溶胶和贻贝粘蛋白按质量比为10: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滴入氨水调节pH至8,加热升温至35~45℃,静置反应3~5h后,继续加入混合液质量5%的儿茶酚氧化酶,继续静置反应6~8h后得到塑抗磨增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诗英,未经王诗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70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科医疗废液自动填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