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歧化及烷基转移尾氢再接触脱除微量芳烃的装置及其脱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6234.1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4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练弢;朱旭东;王以科;夏雨雨;张志良;王仕文;廖原毅;段鹏;刘丽洁;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景丰强 |
地址: | 3158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基 转移 再接 脱除 微量 芳烃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一种歧化及烷基转移尾氢再接触脱除微量芳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分离罐、冷分离罐、换热器、油气分离罐、冷冻水管及混合油气管,热分离罐顶端具有第一气相输送管,底端具有第一底液输出管和第二底液输出管;冷分离罐顶部具有第二气相输送管和循环氢管,中部具有第一进料口,底部具有第三底液输出管和第四底液输出管;本发明还公开了脱除微量芳烃的方法。本发明不再需要依托重整装置,利用歧化及烷基转移反应产物的热分离罐分离出的液相和罐底油分流一部分作为吸收油,去吸收歧化尾氢中的重组分,并且脱除芳烃的脱除率可达80%,C5+石油烃的脱除率可达74%,可以有效的回收其中的芳烃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氢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歧化及烷基转移尾氢的处理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尾氢中微量芳烃脱除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气是炼化企业的重要资源,因此如何高效回收利用炼化装置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富氢尾气)是相关专业人员一直关注和重视的问题。目前,炼化装置中的富氢尾气通常采用变压吸附(PSA)法,膜分离法,深冷分离法等方法,变压吸附(PSA)法应用最为普遍。
现有的歧化及烷基转移尾氢中含有少量的C5+石油烃和微量的芳烃(苯和甲苯及以上重芳烃),如若直接进入变压吸附(PSA)装置很可能会引起吸附剂的重烃饱和中毒,其中苯和甲苯及以上重芳烃的危害最大。虽然吸附剂重烃饱和中毒是可逆的,但是再生后的吸附剂吸附效果远不如再生前的好。因此,歧化及烷基转移尾氢进入变压吸附装置前需要进行预处理,需要将尾氢中的微量的芳烃(苯和甲苯及以上重芳烃)尽量脱除。
见专利号为ZL20152109622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歧化尾氢的重整再接触装置》(公开号:CN205228000U),该专利的尾氢输送管路方案为:两端分别连接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的压缩机以及PSA装置,还包括尾氢重整再接触旁路,该旁路设有由管道依次连通的蒸发器、气液分离罐以及一号调节阀,该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的压缩机以及PSA装置,尾氢输送管路包括尾氢管道以及二号调节阀。其优势为能够有效消除C5的影响,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保障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而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方便的特点。
见申请号为201710722646.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尾氢的回收方法》(公开号:CN109422243A),该申请中来自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的尾氢,引至重整氢压缩机末级空冷器或水冷器入口或出口,或者引至重整氢压缩机倒数第二级空冷器或水冷器入口或出口,与经过重整氢压缩机的压缩气体混合,然后与重整生成油进行接触,再依次进入再接触制冷器冷却和末级再接触罐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相经回收冷量后返回上一级再接触罐或进入产品分离单元,分离后的气相作为变压吸附装置的原料气,或者一部分作为补充氢,另一部分作为变压吸附装置的原料气获得高纯氢。其优势为可以有效地低成本回收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尾氢。
现有的两种专利技术均需要依托重整装置中的再接触装置,使得两套装置关联性增大,因此在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或重整装置生产波动时,两套装置会互相影响。另外,将歧化尾氢并入重整氢中,进入再接触罐用重整中的吸收油来脱除歧化尾氢中的重组分(C5+石油烃(主)和微量的芳烃(次))。这些重组分都被重整吸收油吸收,不会再回到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中。因此,现有的专利技术需要重整的再接触装置有足够的负荷能接收歧化尾氢,并且不可以减少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的芳烃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另外提供一种歧化及烷基转移尾氢再接触脱除微量芳烃的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无需依托重整装置的歧化及烷基转移尾氢再接触脱除微量芳烃的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歧化及烷基转移尾氢再接触脱除微量芳烃脱除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和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歧化及烷基转移尾氢再接触脱除微量芳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未经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6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 下一篇:一种恒温速热太阳能热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