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确定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体内分布信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4301.6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鱼丽娟;郝晓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鱼丽娟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71000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确定 肿瘤 细胞 来源 外泌体 体内 分布 信息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体内分布信息的方法,提取肿瘤细胞外泌体,并利用质膜染色剂对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进行荧光标记,得到荧光标记的外泌体和荧光染料残留的混合物;向荧光标记的外泌体和荧光染料残留的混合物中加入PBS并进行超速离心,得到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外泌体;将荧光标记好的肿瘤细胞外泌体和稀释的荧光染料经尾静脉注射裸鼠;在注射后不同时间段,采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或离体荧光成像技术进行肿瘤细胞外泌体分布靶器官的动态示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简单的示踪肿瘤来源外泌体的方法,为分析外泌体介导的癌症器官特异性转移机制以及癌症靶向性治疗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确定肿瘤细胞来源外泌 体体内分布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肿瘤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疾病负担最高的疾病,肿瘤转移是晚期肿 瘤的常见致死原因。但是,截止目前,肿瘤转移的机制仍旧不是十分清楚。早 在1889年,StevenPaget提出了肿瘤转移的“种子-土壤”假说,该假说认为, 肿瘤在体内的转移并不是随机发生的,肿瘤与靶器官之间的交互对话是肿瘤转 移的必要条件。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在30-150nm的细胞外囊泡。目前已经证实, 这种有趣的纳米级囊泡,外层为脂质膜,在其表面和内部富含有丰富的DNA、 RNA和蛋白质。通过传递其内含物,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和器官间交互对话中 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肿瘤外泌体能够在肿瘤细胞到达之前,优先 到达靶器官;并通过被靶器官内的受体细胞结合,传递外泌体内含物,从而引 起靶器官内的基因重排、改造转移前微环境,从而为肿瘤转移创造土壤,引起 肿瘤的器官特异性转移。已有的研究证实,在体外研究中,采用共同培养荧光 标记的外泌体与受体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能够观察到肿瘤细胞外泌体被受 体细胞的摄取和代谢过程。随着肿瘤外泌体领域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 由研究外泌体传递的miRNA/mRNA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向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 展中的功能研究转移。研究外泌体在肿瘤发生中的功能,首先要明确,肿瘤来 源外泌体在体内的分布。
但是,肿瘤外泌体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尚不清楚;肿瘤外泌体介导肿 瘤器官特异性转移机制尚不清楚。
因此,研究肿瘤细胞外泌体进入体内后与体内靶器官相互作用的过程,明 确外泌体的体内分布,从而深入解析外泌体体内介导的肿瘤靶向转移机制,为 癌症靶向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中对外泌体体内 分布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尚不明确。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外泌体为来源于细胞的纳米级囊泡结构, 本身不携带荧光基团。目前,采用荧光染料进行外泌体体外摄取实验已有多篇 报道,但是,体内实验中尚无合适的方法确定外泌体在体内的分布信息。解决 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现有研究已经证实,外泌体在肿瘤细胞到达靶器官 之前,能够优先到达靶器官,形成前转移龛,为肿瘤转移创造土壤。明确肿瘤 外泌体的体内分布,能够为以外泌体为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肿瘤细胞来源外泌 体体内分布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确定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体内分布信息的 方法,包括:
采用质膜染色剂对肿瘤来源外泌体进行标记并注射裸鼠;采用活体荧光成 像仪进行肿瘤细胞外泌体分布靶器官不同时间成像信息的动态跟踪;根据活体 荧光成像仪获得的动态跟踪信息再通过离体荧光成像仪进行肿瘤细胞外泌体分 布靶器官不同时间成像信息的动态跟踪;通过流式细胞术比较染料组和荧光标 记外泌体组的荧光分布差异,证实外泌体在靶器官内的分布。
进一步,所述不同时间包括:4h、24h及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鱼丽娟,未经鱼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