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代谢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34226.3 申请日: 2021-01-07
公开(公告)号: CN113349375A 公开(公告)日: 2021-09-07
发明(设计)人: 刘同杰;梁曦;张兰威;张喆;吕优优;易华西;公丕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23L33/115 分类号: A23L33/115;A23L33/135;A61K35/745;A61P9/10;A61K35/6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10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改善 动脉粥样硬化 代谢 动物 杆菌 f1 磷虾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食品微生物、生物药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效果,所述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由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成,108CFU/mL的动物双歧杆菌F1‑7与6 mg磷虾油混合,比例为1:5~1:10,制备得到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益生菌磷虾油组合物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堆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涉及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制成备滴丸、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用于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脂抗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胶囊剂、颗粒剂、片剂等固体口服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效果。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CVDs)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血脂特别是胆固醇在大中型动脉内膜积聚为特征的病理变化脂质堆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既往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疾病治疗多以降脂为主要靶向,且其治疗功效也参差不齐。据近期研究报道,肠道菌群失衡对动脉粥样的硬化发病和进展有重要的影响,肠道菌群参与心血管病进展相关的代谢通路,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BSH活性的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次级胆汁酸产物,作用胆汁酸代谢关键靶点FXR、CYP7A1等,参与胆汁酸胆固醇代谢途径,改善机体脂质水平。益生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体外、体内和临床实验也都在积极开展,结合代谢组学分析益生菌对AS及心血管病的作用已成为当下科学研究的热点。

磷虾油从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中提取,有许多促进健康的特性,如抗炎、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其中含有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DHA和EPA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物效应,包括降血脂作用。近年来,活性物质与益生菌交互作用改善疾病的效用备受瞩目,但其益生菌靶向调控参与改善疾病的具体机制仍未研究透彻,益生菌与活性物质交互作用机制也不明确。因此,筛选并开发优良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益生菌+活性物质组合产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目前已经公开的文献与专利或专利申请中,例如CN109769943A公开了一种可以用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内含沙棘和益生菌的酸奶食品;CN104172191A公开了一种可以用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营养配方食品;CN105852100A公开了一种动脉粥样硬化医学配方食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已有的实现方案,这些专利或专利申请的共同点都是应用益生菌与多种成分混合使用来预防或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益生菌与单独活性物质互作改善疾病的相关研究较少,形成的产品更是凤毛麟角。有关益生菌与磷虾油组合的动脉粥样硬化缓解物质目前未见报道。同时有效益生菌与磷虾油的合理配比与组合效果及机制未被有效验证与探究。缺乏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的效果验证与机制揭示。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在于开发出能够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揭示该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协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为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缓解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干预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所述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由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108 CFU/mL的动物双歧杆菌F1-7与6 mg 磷虾油混合,比例为1:5~1:10)组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双歧杆菌F1-7和磷虾油组合物在降脂改善送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