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模多出挤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0248.2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2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宝;瞿庆广;林新军;张国庆;董智林;林建荣;林新民;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甘春燕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模多出 挤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模多出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置有滑动轨道,上模具的下表面和滑动轨道的上表滑动连接,滑动轨道引导上模具滑动至下模具的上方,在下模具固定连接有直线气缸,直线气缸抵接上模具的下表面,直线气缸驱动上模具沿竖直方向靠近或者远离下模具,在上模具形成有滑动安装槽,直线气缸伸入滑动安装槽以在水平方向微调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上模具形成有定位槽,定位槽连通滑动安装槽,直线气缸伸入定位槽以在水平方向固定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本发明能够解决多个分流孔和型腔环绕过程不利于方头模芯精确对正型腔,从而导致分流孔和型腔环绕过程出现偏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模多出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很多重要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如何节能降耗就成为了我们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自从铝合金作为产品材料被开发后,其独特的优点为世界所公认,应用是越来越广泛,现在已涉及到各行各业。其中铝合金管材是铝产品用量最多的品种,铝型材生产厂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都向着一模多出的方向发展。但目前生产制品的壁厚不均匀,流速的快慢相差大、废品率高是困扰铝型材生产厂家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尽管采用过一些措施,但都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如果它一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无法实现企业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的双赢。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0820039574.X公开的名为一模多出铝合金管材热挤压模具的中国专利,由上模和下模装配组合而成,所述下模进料端设置有焊合室和型腔,出料端加工有出料孔,所述上模进料端设置有减压沉孔,上模的分流孔采用与下模的型腔成倍数分布,且布置在下模的型腔的周围,上模的所有桥位加工成水滴形结构;所述上模的出料面设置有多个方头模芯,所述方头模芯之间设置有支撑凸台,该支撑凸台直接与下模的焊合室底部贴紧,所述方头模芯与桥位顺滑过渡。
虽然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挤出制品壁厚均匀、流速一致、成品率高的铝合金管材。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分流孔和型腔环绕过程不利于方头模芯精确对正型腔,从而导致分流孔和型腔环绕过程出现偏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一模多出挤压模具,能够解决多个分流孔和型腔环绕过程不利于方头模芯精确对正型腔,从而导致分流孔和型腔环绕过程出现偏移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一模多出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在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之间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和所述滑动轨道的上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轨道引导所述上模具滑动至所述下模具的上方,在所述下模具固定连接有直线气缸,所述直线气缸抵接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所述直线气缸驱动所述上模具沿竖直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下模具,在所述上模具形成有滑动安装槽,所述直线气缸伸入所述滑动安装槽以在水平方向微调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所述上模具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连通所述滑动安装槽,所述直线气缸伸入所述定位槽以在水平方向固定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安装槽沿所述滑动轨道的延伸方向连续延伸,所述滑动安装槽贯穿所述上模具的两个端面设置,所述滑动安装槽的开口位于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所述直线气缸的端部相对所述滑动安装槽滑动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槽的延伸方向重合所述直线气缸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定位槽的上端部封闭设置,所述定位槽的下端部连通所述滑动安装槽的上端部,所述直线气缸的端部伸入所述定位槽并相对所述定位槽固定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直线气缸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直线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所述直线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所述直线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伸入所述滑动安装槽,在第二位置所述直线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伸入所述定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0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