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标同步系统、时标同步方法及星载导航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9773.2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7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龙;邱杨;欧钢;刘哲;李柏渝;鲁祖坤;孙涛;周彦波;周海洋;都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L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英杰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系统 方法 导航 接收机 | ||
1.一种时标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准信号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10.23MHz测距时钟源的基准时钟信号和基准秒脉冲信号并生成清零信号和上升沿与所述基准秒脉冲信号同步的标准时钟信号;
数字控制振荡器,用于接收来自于本地时钟源的本地时钟信号并输出同步时钟信号;
早迟信号模块,与所述数字控制振荡器和所述基准信号模块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同步时钟信号转换为早迟信号,并用于对所述同步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和输出进位信号;
相关器,与所述基准信号模块和所述早迟信号模块信号连接,用于计算所述早迟信号和所述标准时钟信号的误差量;
相位频率控制模块,与所述数字控制振荡器、所述早迟信号模块和所述相关器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误差量调整所述同步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第一计数器,与所述基准信号模块和所述早迟信号模块信号连接,用于对所述进位信号进行计数和输出本地秒脉冲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标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信号模块包括方波生成器和缓存器,所述缓存器与所述早迟信号模块和所述第一计数器信号连接,所述方波生成器与所述相关器信号连接,所述缓存器用于接收所述基准秒脉冲信号并输出所述清零信号,所述方波生成器用于将所述基准秒脉冲信号和所述基准时钟信号转换成波峰值和波谷值与所述早迟信号相同的所述标准时钟信号,所述标准时钟信号为上升沿与所述基准秒脉冲信号同步且频率为所述基准时钟信号二分之一的方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标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早迟信号模块包括第二计数器和比较器,所述第二计数器与所述比较器、所述数字控制振荡器、所述第一计数器和所述缓存器信号连接,所述比较器与所述相位频率控制模块和所述相关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二计数器用于对所述同步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并输出所述进位信号和早信号,所述早信号的频率为所述同步时钟信号的二分之一,所述比较器用于接收所述早信号并生成相位滞后于所述早信号的迟信号,所述比较器对所述早信号和所述迟信号进行比较后输出阶梯状的所述早迟信号,所述早迟信号的频率为所述同步时钟信号的二分之一。
4.一种时标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时标同步系统,所述时标同步系统包括基准信号模块、数字控制振荡器、早迟信号模块、相关器、相位频率控制模块和第一计数器,所述早迟信号模块与所述数字控制振荡器、所述基准信号模块、所述相位频率控制模块、所述相关器和所述第一计数器信号连接,所述相关器与所述基准信号模块和所述相位频率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相位频率控制模块与所述数字控制振荡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计数器与所述基准信号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时标同步方法包括:
所述基准信号模块获取来自于10.23MHz测距时钟源的基准秒脉冲信号和基准时钟信号,向所述相关器输出上升沿与所述基准秒脉冲信号同步的标准时钟信号,并且向所述早迟信号模块和所述第一计数器发送清零信号;
所述数字控制振荡器获取本地时钟信号和所述相位频率控制模块存储的频率控制字和相位控制字,向所述早迟信号模块发送同步时钟信号;
所述早迟信号模块获取所述清零信号和所述同步时钟信号,对所述早迟信号模块进行复位和对所述同步时钟信号进行计数,所述早迟信号模块向所述相关器输出早迟信号,当满足计数条件,所述早迟信号模块向所述第一计数器输出进位信号;
所述相关器获取所述标准时钟信号和所述早迟信号,计算所述早迟信号和所述标准时钟信号的误差量,向所述相位频率控制模块输出所述误差量;
所述相位频率控制模块获取所述误差量,调整所述频率控制字和所述相位控制字;
所述第一计数器获取所述清零信号和所述进位信号,对所述第一计数器进行复位和对所述进位信号进行计数,当满足计数条件,所述第一计数器输出本地秒脉冲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97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