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氨酸缓冲液在减少蛋白聚体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9209.0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张阳;陶佳林;王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C07K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尉月丽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氨酸 缓冲液 减少 蛋白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药物蛋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组氨酸缓冲液在减少蛋白聚体中的应用。所述的组氨酸缓冲液包含重量比为15/192‑116/53的L‑组氨酸和组氨酸盐。所述的组氨酸缓冲液不仅能使氨基酸序列的C端连接有纳米抗体的蛋白质变得稳定,在涡旋的过程中不会额外产生聚体,保证了样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还可作为稀释液代替流动相来稀释样品,不会干扰样品的出峰;同时减少了不同人之间由于操作差异可能导致的实验误差,使SEC检测方法的操作步骤简单化,适用于氨基酸序列的C端连接有纳米抗体的蛋白质的SEC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蛋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组氨酸缓冲液在减少蛋白聚体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抗体药物蛋白质大多数由CHO细胞表达,糖基化程度高,在细胞培养和纯化生产工艺流程中会聚集产生多聚体,多聚体具备免疫原性。因此在治疗性蛋白药物中,聚体通常被认为影响药效甚至引起免疫原性,而被作为产品相关杂质,需在下游纯化工艺中被去除。体积排阻色谱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C)作为一种监测聚体含量的不可或缺的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治疗性蛋白药物的聚体含量测定中。在治疗性蛋白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储存过程中,SEC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直接关系了下游工艺的开发,产品的放行以及产品的稳定性等。
在SEC的日常检测中,当样品浓度过高或为了防止吐温80积累造成的干扰,待测样品往往需要被流动相稀释后再进样分析。但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通常在蛋白氨基酸序列C端带有纳米抗体(Nanobody)的双特异性抗体在用流动相稀释时,其对涡旋的耐受性较差,涡旋后的双特异性抗体(C端带Nanobody)聚体明显增多,并且随着涡旋时间的延长,聚体含量逐渐增高。这种人为产生的聚体严重干扰了SEC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的样品稀释方法是控制涡旋时间,包括如下步骤:取400µg样品,用流动相稀释至2mg/mL;将稀释后的样品置于涡旋仪上涡旋3秒;将涡旋后的样品微离心。上述样品稀释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仍然有少量的人为聚体在涡旋中产生;2.较短的涡旋时间无法保证样品与流动相充分混匀,即无法保证样品的均一性;3.为严格控制涡旋时间,需用计时器读秒,而这种方式增加了方法的繁琐性;4.涡旋的时间较短,难以控制,不同人操作的误差大,导致SEC检测结果的误差也大;5.只控制了涡旋时间,但涡旋的振荡频率和幅度难以控制。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稳定、准确的SEC检测方法,减少双特异性抗体(C端带Nanobody)在涡旋过程中产生的聚体,这对于治疗性蛋白药物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氨酸缓冲液,能使氨基酸序列的C端连接有纳米抗体的蛋白质变得稳定,在涡旋的过程中不会额外产生聚体,保证了样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且不会干扰样品的出峰,简化SEC检测的操作步骤,适用于氨基酸序列的C端连接有纳米抗体的蛋白质的SEC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发现:组氨酸缓冲液(包含组氨酸和组氨酸盐)能起到抗氧化的作用,防止蛋白质被氧化形成聚体或碎片;还能与蛋白的疏水区域结合,促进蛋白的溶解性,从而防止蛋白聚集形成聚体。
因此,首先,本发明提供了组氨酸缓冲液在保护蛋白质方面的应用。
具体地,所述的应用指组氨酸缓冲液与蛋白质混合后,而减少蛋白质聚集体。
更具体地,所述的应用指组氨酸缓冲液与蛋白质混合后,进行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操作时,减少蛋白质聚集体。
更具体地,所述的物理性操作指震荡、摇匀、涡旋、离心、加热、加压、脱水、冷冻、超声波和/或紫外线照射。
更具体地,所述的化学性操作指强酸、强碱、尿素、乙醇、丙酮、无机盐、有机盐、重金属盐和/或SDS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9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