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明挖隧道分期施工接合点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9200.X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发前;林楠;张乐乐;张建安;林巧飞;周海峰;郭程;夏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8;E02D5/34;E02D5/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罗洋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分期 施工 接合 基坑 支护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挖隧道分期施工接合点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明挖隧道分期施工接合点支护系统包括:沿着先期施工结构的纵向方向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纵向围檩、第一纵向排桩和第一纵向止水帷幕;第二横向止水帷幕位于先期施工结构的端部,第一横向围檩与第二横向止水帷幕间隔设置,第一横向止水帷幕位于后期施工结构的端部,第一横向排桩和第一横向围檩位于第一横向止水帷幕朝向先期施工结构的一侧,且第一横向排桩位于第一横向围檩和第一横向止水帷幕之间,第一横向围檩和先期施工结构之间的空间可形成一顶部敞开的运输通道。通过以上结构,可解决隧道分期实施预留孔洞及支护系统的抗渗、降水、稳定性问题,同时降低施工环境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桩排桩明挖隧道在纵向上分多期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明挖隧道分期施工接合点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声,经验表明,由于避开了路线平面交叉、废气集中排放、控制噪音污染,隧道作为高效、环保的交通通道可视为提升城市交通效率的有效手段。针对于车流量较大的陆域和浅水隧道,明挖法具有相当大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成为设计的首选施工工艺。然而,城区内交通繁杂、市政管线杂而乱,往往穿越多个横向路口,交通的不间断需求和管线临时改迁等因素要求隧道施工必须分期实施;此外,对于长大隧道,工期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整个隧道分为多个施工区段分期实施也是具有较高的推荐价值。
隧道分为多个施工区段分期实施,在相邻两段间需设置横向封堵墙,使得先期施工时基坑形成一封闭的支护体系。在先期封闭区间内施工,需要考虑人员和材料进出基坑的通道,从经济性和施工人员安全性考虑,通常在顶板浇筑时预留一孔洞,后期封堵。如此,在顶板下沿孔洞周边会增设多个临时支柱;同时预留孔洞采用膨胀混凝土封堵,不仅工序复杂,封堵质量亦难以控制;顶板上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道竖向施工缝,增加渗漏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明挖隧道分期施工时在顶板上预留孔洞,工序复杂,后期封堵质量难以控制的缺陷,提供一种明挖隧道分期施工接合点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明挖隧道分期施工接合点基坑支护系统,用于对先期施工结构和后期施工结构进行支护,所述先期施工结构和所述后期施工结构在隧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隧道的长度方向为纵向方向,宽度方向为横向,其特点在于,所述支护系统包括:
沿着所述先期施工结构的横向方向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纵向围檩、第一纵向排桩和第一纵向止水帷幕;
沿着所述先期施工结构的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止水帷幕、第一横向排桩、第一横向围檩和第二横向止水帷幕;
所述第二横向止水帷幕位于所述先期施工结构的端部,所述第一横向围檩与所述第二横向止水帷幕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向止水帷幕位于所述后期施工结构的端部,所述第一横向排桩和所述第一横向围檩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止水帷幕朝向所述先期施工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横向围檩和所述第二横向止水帷幕之间形成一顶部敞开的运输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先期施工结构支撑的支点,第一纵向围檩紧贴第一纵向排桩设置;第一横向围檩紧贴第一横向排桩设置。第一横向排桩和第一横向止水帷幕位于后期施工结构的端部,并与先期施工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空间,第一横向围檩为先期施工结构基坑支撑的支点,位于第一横向排桩靠近先期施工结构的一侧。第一横向围檩和先期施工结构之间的空档形成以上所述的运输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9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炬内焰结构及包含其的火炬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的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