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橡胶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3166.5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谭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高能结加改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4 | 分类号: | C08L51/04;C08L51/06;C08F253/00;C08F222/06;C08F2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宋秀兰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橡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橡胶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改性橡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旧橡胶粗碎,去除杂质,再粉碎,去除杂质,得到橡胶粉;(2)橡胶粉在微波作用下得到物质A;(3)将物质A加入有机溶剂中,与引发剂、改性剂混合,即得;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体系与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的混合物。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备得到的橡胶制品力学性能优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橡胶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废旧橡胶主要是指废轮胎、胶鞋、胶带、密封胶板等工业制品,其中,主要以废轮胎为主。废轮胎由于有着废橡胶特有的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很难进行降解,长期堆放而不及时进行处理,环境将受到极大的污染。因此,以废轮胎为代表的一系列废橡胶工业制品的回收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一大难题。将废橡胶有效地进行合理回收利用,既能解决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推动工业领域的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间接促进工业水平的发展。
对废旧橡胶的回收再利用方式包括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直接利用是以原有形状或近似原形使用,包括轮胎翻新、装饰材料、缓冲材料、体育设施用材料等。废旧橡胶的直接利用无需太多处理工艺,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但是该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利用率低、难以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
废旧橡胶的间接利用是指经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加工处理后再利用,如再生橡胶、制备废胶粉、热裂解、燃烧发电、填埋等方式。再生胶是指利用热、机械以及物理化学等方式把硫化过程中形成的二硫、多硫等交联键切断,使得橡胶的高弹性消失,变成具有塑性和黏性的、能够再硫化的橡胶。在橡胶制品中掺用再生胶有利于橡胶的混炼加工,但是生产再生胶需要的工作强度大,生产工艺复杂,能耗大、生产成本高,而且带来了较大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废轮胎橡胶的热裂解产物可以生产油品、化学品、燃料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但是该法投资大,回收费用高,对环境有二次污染,所以应用有限。而燃烧发电、填埋等方法,又占用土地资源、降解速度慢、易污染环境。
目前,通过生产粗胶粒或者细、精细、超精细废胶粉来回收利用废旧橡胶,是一种清洁、有效的资源再利用方式,废胶粉成为目前处理废旧橡胶最具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当前,将废轮胎制成废胶粉是废轮胎处理的主要方向,具有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产品附加值高、可规模化生产、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可应用于橡胶工业、塑料工业、道路沥青和建材领域等。
废胶粉具有致密的三维交联网络结构,表面呈惰性,化学反应活性低,与聚合物基体表面性质不同,两者相容性差,若直接将其添加在高分子材料中,难以形成较好的粘结界面,同时随着废胶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导致废胶粉改性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不理想。因此,需要对废胶粉进行降解、表面活化等改性,以提高废胶粉与聚合物材料的界面结合,才能同时增大废胶粉的用量和共混材料的综合性能。目前主要的改性方法有机械力化学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中国专利申请CN109774016A公开了一种利用废旧轮胎生成精细橡胶粉的生产方法。该发明对常规的常温生产橡胶粉的工艺进行优化,在粗碎和细碎过程中加入多级分筛模块,保障了原料的高效利用,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和精细橡胶粉的生成率;该发明还在磨料的制备中加入了碳酸钙粉末和电路板粉末,有效促进了粉碎过程中橡胶粉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使得橡胶粉不易结块,同时又不影响其后期几何物性。该发明提供的将废旧轮胎分解成精细橡胶粉的生产方法,简单实用,安全性高,具有能耗低、生产量高、成品分散性良好且金属杂质低等优点。但是该方法没有对橡胶粉表面进行改性,制备得到的橡胶粉用于制备橡胶产品,其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高能结加改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远高能结加改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