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航空装载的航空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0489.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术守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9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566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航空 装载 集装箱 | ||
1.一种应用于航空装载的航空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航空集装箱(1),所述航空集装箱(1)相对于箱门部位左右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一扇左封门(2)和一扇右封门(3),且左封门(2)和右封门(3)闭合状态下完全遮掩住航空集装箱(1)的箱门部位;所述左封门(2)和右封门(3)之间通过五组第一限位机构(4)和五组第二限位机构(5)限位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4)与右封门(3)安装状态下,第一等腰梯形滑块(403)滑动插接在等腰梯形滑槽(303)内,第一圆形滑动通孔(405)与圆形收纳凹槽(203)处于同轴心状态,且限位柱(201)插入第一圆形滑动通孔(405)挤压第一限位圆柱(406);相邻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4)安装状态下,位于上方的一组第一限位机构(4)中的第一等腰梯形滑块(403)滑动插接在位于下方的一组第一限位机构(4)中的第一等腰梯形滑槽(402)内;所述第一限位机构(4)与第二限位机构(5)安装状态下,第一等腰梯形滑槽(402)与第二等腰梯形滑块(503)滑动插接配合或第二等腰梯形滑槽(502)与第一等腰梯形滑块(403)滑动插接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机构(5)与右封门(3)安装状态下,第二等腰梯形滑块(503)滑动插接在等腰梯形滑槽(303)内,第二圆形滑动通孔(505)与圆形收纳凹槽(203)处于同轴心状态,且限位柱(201)插入第二圆形滑动通孔(505)挤压第二限位圆柱(506);相邻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5)安装状态下,位于上方的一组第二限位机构(5)中的第二等腰梯形滑块(503)滑动插接在位于下方的一组第二限位机构(5)中的第二等腰梯形滑槽(502)内;
所述左封门(2)包括有限位柱(201)、复位弹簧(202)和圆形收纳凹槽(203),左封门(2)右端面上侧方部位呈均匀分布状共开设有十处圆形收纳凹槽(203),每处圆形收纳凹槽(203)内均滑动安装有一根限位柱(201),且限位柱(201)左端面与圆形收纳凹槽(203)内端平面之间通过一根复位弹簧(202)固定相连接;
所述右封门(3)包括有矩形缺口(302)、等腰梯形滑槽(303)和矩形凹槽(304),右封门(3)左端面开设有一处矩形缺口(302),且矩形缺口(302)底端面开设有一处等腰梯形滑槽(303),等腰梯形滑槽(303)贯通右封门(3)左端面,矩形缺口(302)右端面开设有一处矩形凹槽(304),且矩形凹槽(304)贯通右封门(3)顶端面;
所述右封门(3)包括有临时收纳凹槽(301),右封门(3)前端面右侧方部位共开设有两处临时收纳凹槽(301),且临时收纳凹槽(301)贯通右封门(3)右端面,临时收纳凹槽(301)截面呈T型结构,两处临时收纳凹槽(301)内分别滑动收纳有五块第一配合块(6)和五块第二配合块(7);
所述第一配合块(6)包括有1号标识牌B(601)和第一倾斜缺口(602),第一配合块(6)整体呈矩形块状结构,第一配合块(6)前端面设置有一块1号标识牌B(601),第一配合块(6)左端面与底端面之间共同开设有一处第一倾斜缺口(602),所述第二配合块(7)包括有2号标识牌B(701)和第二倾斜缺口(702),第二配合块(7)整体呈矩形块状结构,第二配合块(7)前端面设置有一块2号标识牌B(701),第二配合块(7)左端面与底端面之间共同开设有一处第二倾斜缺口(702);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4)包括有第一矩形块(401)、第一等腰梯形滑槽(402)、第一等腰梯形滑块(403)、第一圆形滑动腔(404)、第一圆形滑动通孔(405)、第一限位圆柱(406)、第一限位挡圈(407)、第一半球头凸起(408)和1号标识牌A(409),第一矩形块(401)顶端面开设有一处第一等腰梯形滑槽(402),且第一矩形块(401)底端面设置有一块第一等腰梯形滑块(403),第一矩形块(401)内部开设有一处第一圆形滑动腔(404),且第一矩形块(401)左端面及右端面相对于第一圆形滑动腔(404)轴心部位均开设有一处与其相连通的第一圆形滑动通孔(405),第一矩形块(401)后端面设置有一块1号标识牌A(409),第一圆形滑动通孔(405)内滑动连接有一根第一限位圆柱(406),且第一限位圆柱(406)外周面上设置有一块第一限位挡圈(407),第一限位挡圈(407)滑动在第一圆形滑动腔(404)内,第一限位圆柱(406)右端设置有一块第一半球头凸起(408);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5)包括有第二矩形块(501)、第二等腰梯形滑槽(502)、第二等腰梯形滑块(503)、第二圆形滑动腔(504)、第二圆形滑动通孔(505)、第二限位圆柱(506)、第二限位挡圈(507)、第二半球头凸起(508)和2号标识牌A(509),第二矩形块(501)顶端面开设有一处第二等腰梯形滑槽(502),且第二矩形块(501)底端面设置有一块第二等腰梯形滑块(503),第二矩形块(501)内部开设有一处第二圆形滑动腔(504),且第二矩形块(501)左端面及右端面相对于第二圆形滑动腔(504)轴心部位均开设有一处与其相连通的第二圆形滑动通孔(505),第二矩形块(501)后端面设置有一块2号标识牌A(509),第二圆形滑动通孔(505)内滑动连接有一根第二限位圆柱(506),且第二限位圆柱(506)外周面上设置有一块第二限位挡圈(507),第二限位挡圈(507)滑动在第二圆形滑动腔(504)内,第二限位圆柱(506)右端设置有一块第二半球头凸起(508);
当所述第二配合块(7)位于矩形凹槽(304)内并与第二半球头凸起(508)外相切接触时,第二限位圆柱(506)左端面与第二矩形块(501)左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同时与其同轴心位置的限位柱(201)右端面与左封门(2)右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当所述第一配合块(6)位于矩形凹槽(304)内并与第一半球头凸起(408)外相切接触时,第一限位圆柱(406)左端面与第一矩形块(401)左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同时与其同轴心位置的限位柱(201)右端面与左封门(2)右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4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学检验标本自动分拣分类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介质蓄能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