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火电缆垂直生产工艺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7458.X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乘风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14;H01B13/22;H01B13/24;H01B13/26 |
代理公司: | 河北鸿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47 | 代理人: | 陈栋梁;杨雪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电缆 垂直 生产 工艺流程 | ||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火电缆垂直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拉丝制导体、导体真空溅射镀膜、铜合金带的挤出燕尾槽和燕尾凸起、将经过镀膜后的导体穿过垂直放置的卷管模具的中心孔,将铜合金带穿过垂直卷管模具的圆弧孔进行卷管,所述卷管模具的入口端在出口端的上侧,并在管模具的入口端设置耐温材料灌注口。通过在铜合金带两侧分别设置燕尾槽和燕尾凸起将铜合金带连接成铜合金筒,无需再进行焊接,提高了电缆的合格率;通过垂直设置的卷管模具并将耐温材料灌注口设置在卷管模具的上侧,利用耐温材料的自身重力下落到铜合金筒内,避免使用挤出机时造成导体在铜合金筒内发生偏移,最终避免影响耐温材料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火电缆垂直生产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人们常说水火无情,自从人类发现火以来,火不仅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多少古代的文明毁于大火。同样,火灾也能烧毁电力线缆系统,使电力或信息传输中断。同时,如果线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尘,那么会对人员的逃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成为安全的隐患。
现阶段应用较广的防火线缆主要有UL系列阻燃电缆和阻燃低烟无卤电缆两大类。在缆线的标准中,还有一类防火标准,称之为线路完整性标准。它的目标是缆线在火场中仍然能保持线路畅通,让电源和信息仍然能够正常传输。因此符合系列完整性要求的线缆也被称之为防火缆线。目前常见的防火缆线水平有两类:中国标准:在750℃时仍然能够继续工作90分钟;德国标准:在800-850℃时,仍然能够继续工作180分钟,虽然最新发布的中国数据中心标准要求所有线缆采用CMP级综合布线缆线,即其能够在500℃的温度时,仍然能够不损毁,正常传输数据,为信息紧急备份留下一定的时间,但是其并不能满足国家标准中对于防火线缆的要求。
同时,现有的防火电缆通常在耐温矿物质挤出层外侧包裹金属管,金属管接缝处采用焊接的形式质量难以把控,焊接失误容易造成整条电缆不合格,而且还要随焊接后的电缆进行回火处理提高焊接后金属的柔韧性提高了电缆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防火电缆垂直生产工艺流程,采用真空镀膜工艺对导体进行耐温绝缘层的镀膜;通过在铜合金带两侧分别设置燕尾槽和燕尾凸起将铜合金带连接成铜合金管,无需再进行焊接,提高了电缆的合格率,避免原材料的浪费,降低了成本;通过垂直设置的卷管模具,并将耐温材料以自由落下的形式通过灌注口注入到卷管模具中的铜合金管内,避免使用常规挤出机时造成导体在铜合金管内发生偏移,最终造成导体和铜合金管不同轴影响耐温材料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火电缆垂直生产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拉丝制导体;采用铝合金经过熔炼、连铸最后拉丝成型,再经退火处理得到柱状导体,将制得的导体缠绕在导体线轴中。
步骤二,导体镀膜;以导体线轴中的导体为基材连续经过真空溅射镀膜机,以金属钛为靶材对基材导体进行真空溅射镀膜,同时在镀膜机中通入氩气、氮气和氧气,金属钛原子通过与氮气和氧气进行反应镀膜的形式在导体表面形成绝缘且耐高温的二氧化钛薄膜。
步骤三,铜合金带的挤出;铜合金坯料带缠绕在带轴中,将铜合金坯料带通过异形坯挤出机,并在铜合金坯料的一侧挤出燕尾槽,另一侧挤出燕尾凸起,最后得到符合要求的铜合金带。
步骤四,将水平拉出的导体和铜合金带分别通过导轮改变为垂直方向运动,将经过步骤二镀膜后的导体穿过垂直放置的卷管模具的中心孔,将步骤三制得的铜合金带穿过垂直卷管模具的圆弧孔,经过卷管模具的铜合金带被卷成铜合金管,此时,铜合金带的燕尾凸起在卷管模具的作用下被挤压入铜合金带另一侧的燕尾槽内,所述卷管模具的入口端在出口端的上侧,且卷管模具的轴线与地面垂直设置。
步骤五,在步骤三中的卷管模具上侧设置有耐温材料灌注口,通过灌注口可将耐温材料均匀的灌注在铝合金导体和铜合金管带形成的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乘风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乘风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7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