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连续式双提升水稻烘干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3113.7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9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曹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金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0 | 分类号: | F26B17/00;F26B17/20;F26B25/00;F26B21/00;F26B2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张秀芳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连续 提升 水稻 烘干机 | ||
本发明涉及水稻烘干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温连续式双提升水稻烘干机,包括固定底板、输送机和烘干机构,以及设置在烘干机构上缓冲机构,输送机和烘干机构均安装在固定底板上;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套、第一组合式风扇和第二组合式风扇,缓冲套安装在烘干机构的内部,缓冲套的内腔开设有缓冲腔,缓冲腔顶部的直径值大于缓冲腔底部的直径值,缓冲腔的内壁设置为两个倾斜坡度,第一组合式风扇安装在缓冲腔的内部,第二组合式风扇安装在缓冲腔的内部,第二组合式风扇位于第一组合式风扇的正上方。本发明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便于更好的使水稻能到中空筒的内部停留较多的时间,达到更好的低温烘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烘干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温连续式双提升水稻烘干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其实它主要使用淡水)。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我国居民的主食,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常规稻是2.45亿亩,而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2亿亩,水稻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烘干机对水稻进行烘干处理。
目前的水稻烘干机在对水稻进行烘干时,水稻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在筒内进行垂直下降,并由低温空气对筒内的水稻进行低温烘干处理。
目前的水稻烘干机虽然能对水稻进行低温烘干,但由于水稻在烘干筒内停留的时间较短,进而导致烘干筒内部的低温空气无法有效的对水稻进行全面的烘干处理,最终影响到水稻的烘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温连续式双提升水稻烘干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稻在烘干筒内停留时间过短,从而影响到水稻的烘干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低温连续式双提升水稻烘干机,包括固定底板、输送机和烘干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烘干机构上缓冲机构,所述输送机和所述烘干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上;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套、第一组合式风扇和第二组合式风扇,所述缓冲套安装在所述烘干机构的内部,所述缓冲套的内腔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顶部的直径值大于所述缓冲腔底部的直径值,所述缓冲腔的内壁设置为两个倾斜坡度,所述第一组合式风扇安装在所述缓冲腔的内部,所述第二组合式风扇安装在所述缓冲腔的内部,所述第二组合式风扇位于所述第一组合式风扇的正上方;
所述第二组合式风扇包括固定架、固定板、自转风扇和扇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缓冲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腔安装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表面的中部安装所述自转风扇,所述自转风扇上安装所述扇叶。
优选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中空筒、卡套、第一低温泵、第一连接管、第一吸气泵、第二低温泵、第二连接管和第二吸气泵,所述中空筒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的顶表面,所述中空筒的外表面套接多个所述卡套,所述第一低温泵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的顶表面,所述第一低温泵的顶表面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中空筒相连接,所述第一吸气泵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部,所述第二低温泵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的顶表面,所述第二低温泵的顶表面安装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二低温泵的一端与所述中空筒相连接,所述第二吸气泵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金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金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31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冷藏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