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操作的车辆门锁定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1655.0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俊钦 |
主分类号: | E05B17/12 | 分类号: | E05B17/12;E05B17/08;E05B77/00;E05B85/00;E05B8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操作 车辆 门锁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车辆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车辆门锁定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门锁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出现卡顿的现象,这类现象时车门缺少润滑油的现象,同时当车钥匙断在锁孔中之后通常需要将整个锁进行拆卸,需要专业的开锁人员将断了的钥匙取出来,不仅费时费力且增加了维修成本的问题。一种便于操作的车辆门锁定机构,包括车门,车门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侧设有锁芯,锁芯通过滚珠与转动槽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本发明中提出的利用推杆带动反推块对断裂在锁芯中的钥匙取出,不仅快速有效,且避免了传统中需要将整个门锁进行拆卸时,费时费力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车辆门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车门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汽车的美观也与车门的造型有关。车门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车门的防撞性能,车门的密封性能,车门锁是为了使汽车的使用方便和安全,对4个车门的锁闭和开启实行控制。
现有技术中的车门锁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出现卡顿的现象,这类现象时车门缺少润滑油的现象,同时当车钥匙断在锁孔中之后通常需要将整个锁进行拆卸,需要专业的开锁人员将断了的钥匙取出来,不仅费时费力且增加了维修成本,显得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车辆门锁定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门锁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出现卡顿的现象,这类现象时车门缺少润滑油的现象,同时当车钥匙断在锁孔中之后通常需要将整个锁进行拆卸,需要专业的开锁人员将断了的钥匙取出来,不仅费时费力且增加了维修成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操作的车辆门锁定机构,包括车门,车门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锁芯,锁芯上开设有锁孔,车门的一侧设有承载框,承载框的底部通过四个支撑板与车门之间固定连接,承载框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固定连接有磁铁,两个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槽口,固定板开设有半环形槽,槽口内侧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半环形槽内部相通,推杆的底端通过槽口贯穿固定板,推杆的延伸端上固定连接有反推块,反推块的体积小于锁孔的大小,反推块另一端一部分插入锁孔中,推杆一侧与环形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限位伸缩杆,限位伸缩杆一端与推杆固定连接,一端为磁块位于环形凹槽内,锁芯端面一侧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限位有连杆,连杆可在第一通孔内滑动,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可以在半环形槽内移动,推板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磁性。
优选的,承载框的内侧两侧均设有摩擦板,两个摩擦板均通过第二伸缩杆与承载框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伸缩杆上均套设有第三挤压弹簧,第三挤压弹簧的一端与承载框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连接板中的其中一个的一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挤压弹簧,第二挤压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板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二挤压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固定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推杆位于固定板底部的部分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通过滑轨与滑板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反推块设有反推外壳,反推外壳通过缓冲垫与反推杆密封滑动连接,反推杆内开设有导流通道,反推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挤压弹簧,挤压弹簧另一端与缓冲垫固定连接。
优选的,滑块与滑轨间隙配合。
优选的,锁芯通过滚珠与转动槽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固定板的顶部设有推杆,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推杆位于固定板的顶部的部分上套设有第一挤压弹簧,第一挤压弹簧的顶端与把手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挤压弹簧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俊钦,未经林俊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1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