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运行机动车的制冷设备的再加热方法的制冷剂管理方法、制冷设备和具有制冷设备的机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7813.2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6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D·施罗德;C·雷宾格尔;M·威尔;S·勃格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0 | 分类号: | F25B30/00;B60H1/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行 机动车 制冷 设备 再加 方法 制冷剂 管理 具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具有热泵功能的、用于机动车的制冷设备(10)的再加热方法(500),其中,所述制冷设备(10)包括:制冷剂压缩机(12),其与主线路(14)和次线路(16)连接或能连接;外部换热器(18),其布置在主线路(14)中;蒸发器(22),其布置在主线路(14)中;加热调节器(26),其布置在次线路(16)中;至少一个再加热膨胀阀(AE4),其在次线路(16)中布置在加热调节器(26)与外部换热器(18)之间。在此,再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比较在加热调节器(26)处的热输出实际值(Wist)与热输出目标值(Wsoll)来确定(S503)热差值(Wdiff);当热差值(Wdiff)大于0并且小于热差值阈值(Wds)时,调整(S507)制冷设备(10)的至少一个运行设定,使得制冷设备(10)中的负载消耗增加。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执行再加热方法的制冷设备和具有这种制冷设备的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运行具有热泵功能的、用于机动车的制冷设备的再加热方法(RHIII)、制冷设备和具有这种制冷设备的机动车。特别地,再加热方法包括被布置用于在制冷设备的特定操作条件范围内优化制冷剂管理的步骤。
背景技术
具有热泵功能的制冷设备通常包括:制冷剂压缩机,其可连接至或连接至主线路和次线路;外部换热器,其布置在主线路中;蒸发器,其布置在主线路中;加热调节器(Heizregister),其布置在次线路中;至少一个可动的调温活门,其相对于送入空气流动方向布置在所述加热调节器之前或之后;以及至少一个再加热膨胀阀,该再加热膨胀阀在次线路中布置在加热调节器和外部的换热器之间。
这种具有热泵功能的制冷设备例如在DE 10 2018 213 232.1中描述,该文献在本申请提交时还没有公开。
关于制冷设备或热泵的其他背景信息例如在文献DE 10 2015 210 414 A1、DE 102011 118 162 A1和DE 10 2015 002 166 A1中获得。
在再热方法中,其在专业领域也被称为再热、再热运行、再热方法,在对车辆内室进行空气调节时,通过蒸发器冷却和除湿的空气通过借助于加热调节器至少部分地加热而达到所期望的吹出温度。
在此,加热调节器是热源,在该热源中,在制冷剂中存储的热量被输出给其他介质,例如空气、水-乙二醇混合物等。当直接被作为舱室送入空气的(环境)空气——所述空气吸收排出的热量——穿流或环流时,加热调节器能够构成为加热式冷凝器或加热气体冷却器。当渐热调节器被不同于(环境)空气的流体、例如水、水-乙二醇混合物等穿流或环流时,加热调节器可以构造为流体换热器,其中,将在制冷剂中存储的热量输出给流体。在作为流体换热器的实施方式中,然后发生从加热的流体到(环境)空气的进一步热交换。就这方面而言,通过流体换热器实现了(环境)空气的间接加热。
在再加热或再热运行中,可以通过调节再加热膨胀阀来调节所期望的用于加热车辆内室的功率。用于热量输出或加热功率的可能的特征值在此可以是被调节的空气被吹送到汽车内室中的吹出温度。
如果确定了热功率盈余或加热功率盈余,其中,例如实际吹出温度大于目标吹出温度,则再加热膨胀阀可以尤其是被逐步地打开。由此,在加热调节器中高压下降并且在外部的换热器上出现(升高的)中压或中间压力。相应地,冷凝温度升高并且与环境的温差升高,从而通过外部的换热器将更多的热量输出到环境。
如果确定了热功率不足或加热功率不足,其中,例如实际吹出温度小于目标吹出温度,那么可以尤其是逐步地关闭再加热膨胀阀。
由此,在加热调节器中高压升高,并且在外部的换热器中压或中间压力下降。相应地,冷凝温度降低并且与环境的温度差减小,使得通过外部的换热器将较少的热量输出到环境。
已经表明,在热功率盈余或加热功率盈余时,在制冷设备中可能产生以下情况。在外部换热器中,制冷剂几乎完全以液态形式存在。相应地,这可能在制冷设备的低压侧上、即在蒸发器下游出现制冷剂不足,这导致制冷剂从蒸发器过热地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7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