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提供动态足弓支撑的鞋底的鞋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4313.3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6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哈弗德·英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特莱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2 | 分类号: | A43B13/12;A43B13/14;A43B13/37;A43B7/1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武玥;陈琳琳 |
地址: | 挪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提供 动态 足弓 支撑 鞋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提供动态足弓支撑的鞋底的鞋(1),所述鞋包括橡胶外底(9)和鞋面(10),所述鞋还包括中底(2),所述中底包括:较硬的弹性材料(4)和较软的弹性材料(5),其中,较硬的弹性材料的弹性硬度是较软的弹性材料的1.3至3倍。所述鞋的特征在于,较硬的弹性材料设置在中底边缘内侧的带状部(3)中,其中较软的弹性材料(5)设置在较硬的弹性材料的带状部内的中底中,所述鞋还包括:支撑结构(8),支撑结构沿内侧至外侧方向设置在较软的弹性材料下方,并垂直向下位于足部适合鞋码的典型使用者的舟骨中心前方4cm处,设置,其中,支撑结构的弹性硬度比较软的弹性材料更高,当鞋站在水平表面上时,内侧与外侧相比具有更大的垂直尺寸,与足弓外侧相比,在足弓内侧下方提供更大的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鞋底,该鞋底具有提供动态和舒适足弓支撑。
背景技术
许多款式的鞋子已经使用了数千年。在现代世界,人们大多在坚硬的平面上行走,与足部有关的各种问题很普遍。好的鞋子可以缓解很多问题。传统的步行鞋具有坚硬的鞋底,用于健康足部和健康引导力从底层向上进入骨骼、关节、肌肉和结缔组织。通常超过50%的鞋底厚度将由刚性、非弹性材料制成。在欧洲专利EP 2 747 592 B1的说明书中描述和说明了一种不同的鞋设计,可能是用于减轻一般步态相关生物力学问题的最先进设计。在专利US 2018/0199665 A1公开文本中,描述和图示了包括轻质鞋底结构的鞋类,该鞋底结构包括多个分层结构,用于提供增强的舒适性、柔韧性和性能特征。
在专利公开WO 2009/010078 A1中,描述并图示了具有解剖学足部支撑床的模制鞋底。模制鞋底包括沿内侧纵向截面的纵向足弓支撑,比传统鞋底的情况更明显,并在舟骨(足舟骨)下方前伸,从而为足部带来更好的解剖学支撑。
舟骨是船形骨,位于足弓内部或内侧,紧邻距骨和三块楔状骨,位于骰骨的内侧。舟骨的圆形船形,朝向距骨。该关节的圆形形状使舟骨可以自由地向内和向下旋转,这与距骨和足部的纵轴有关。舟骨被认为是人类足部纵弓结构中最关键的骨骼。从足印中的足跟或沿着足印正确尺寸的鞋楦测量,舟骨位于足弓的内侧,延伸超过足印或鞋楦约30%-50%的范围,更具体地说约35%-45%,中心约为长度的38%-40%。
尽管有许多鞋设计和鞋垫设计,但对于提供动态和舒适足弓支撑的替代或改进的鞋设计的需求仍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提供动态足弓支撑的鞋底的鞋,所述鞋包括橡胶外底和鞋面。橡胶外底可替代地称为大底或外底橡胶。所述鞋还包括中底,中底包括
较硬的弹性材料,
较软的弹性材料,
其中,较硬的弹性材料的弹性硬度比较软的弹性材料高1.3至3倍,优选地,高出1.5至2.5倍。
所述鞋的特征在于,较硬的弹性材料设置在中底边缘内侧的带状部中,优选地,所述带状部从边缘沿中底的侧面和后跟向内延伸至中底厚度范围的0.1至1倍,优选地,带状部在中底的足跟部分的内侧比外侧宽,优选地,带状部在中底的足跟部分的内侧比外侧宽1.5至4或1.5至3或2至3或2.5至3倍,
其中,较软的弹性材料设置在较硬的弹性材料的带状部内的中底中,所述鞋还包括
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沿内侧到外侧方向布置在较软的弹性材料下方的,并垂直下方定位到足部适合鞋码的典型用户的足舟骨中心前方4cm或3cm处,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与较硬的弹性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弹性硬度,和/或,与外侧相比,内侧垂直尺寸更大,当鞋子站在水平表面上时,相比于足弓外侧,足弓内侧下方,提供了更大的支撑的足弓。
与标准步行鞋鞋底相比,鞋底在使用者的足弓和内侧楔状骨和足舟骨下方具有更硬的弹性,但由于在足弓下方面向足部的弹性材料较软,因此,初始压缩弹性较软,提供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特莱恩有限公司,未经盖特莱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4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