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83661.9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笃史;谷徹;米道涉;岛辰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滋贺医科大学;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M25/092 | 分类号: | A61M25/0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袁波;刘继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备用 偏转 操作 装置 | ||
本发明的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1A)具有:第一齿条构件(100)和第二齿条构件(200),其以在沿着第一和第二操作导丝(31、3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方向能够往复位移且具有彼此相向的齿部(120、220)的方式被收容在操纵器壳体(300)内;以及小齿轮构件(400),其以与各齿条构件(100、200)的各齿部(120、220)啮合的状态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在各齿条构件(100、200)分别一体地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操作把手(510、520),该第一和第二操作把手(510、520)向操纵器壳体(300)的外侧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用偏转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将导管等具有挠性的长管状的医疗设备经由血管、气管、或者体腔、体内管腔部等插入至体内的各种器官(例如心脏)等组织,以实施目标的医疗处理。这样的医疗设备中,在为了谋求容易插入体内、接近组织,已知有如下技术:能够通过与该医疗设备的近端连接而配置在体外的操作部,使插入体内的远端的朝向偏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等)。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偏转机构:通过设置在作为医疗设备的护套的近端的与护套同轴的圆筒状的控制手柄,使在护套内穿插的两根牵拉线彼此反向地进退,从而使护套的远端的朝向偏转。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控制手柄中,在作为用手把持的部分的主体的远端侧能够旋转地支承有控制旋钮,在主体内内置有通过控制旋钮的旋转在前后方向(护套的轴向)进退的一对梭动件,在各梭动件分别连结有牵拉线。各梭动件为在轴向延伸的形状,其远端侧具有半圆筒状部分,近端侧具有彼此相向的齿条部分,两个齿条部分啮合着小齿轮,构成齿条和小齿轮。此外,在一对梭动件中的一个梭动件的远端侧的半圆筒状部分的外周面形成外螺纹面,该外螺纹面与在与控制旋钮一体的旋转式轴的内周面形成的内螺纹面螺合,构成螺栓驱动机构。
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控制手柄,当使控制旋钮旋转时,该旋转通过螺杆驱动机构转换为一个梭动件的直线运动,该一个梭动件的直线运动经由小齿轮使另一个梭动件反向地直线运动。这样,控制旋钮的旋转转换为两个梭动件彼此反向地进退的运动,因此,与各梭动件连结的两根牵拉线彼此反向地进退,使护套的远端的朝向偏转。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偏转机构:通过设置在管状的医疗设备本体的近端的弯曲操作部,牵引在医疗设备本体中穿插的第一操作线和第二操作线,使医疗设备主体的远端的朝向偏转。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弯曲操作部中,在用手把持的壳体内收容具有在前后方向(医疗设备主体的轴向)进退的齿条部的进退构件,并且在设置在进退构件的远端侧的旋转构件固定有第一操作线和第二操作线的近端,进而,在壳体能够旋转地支承有拨盘操作部,该拨盘操作部在旋转中心具有与进退构件的齿条部啮合的小齿轮,并且该拨盘操作部左右端部在壳体的侧方分别突出。
根据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弯曲操作部,通过用一只手把持壳体,用另一只手使拨盘操作部向一个方向旋转,由此使旋转构件与进退构件共同后退,与此相伴,第一操作线和第二操作线被向近端侧牵引,从而使医疗设备主体的远端的朝向偏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944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0252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滋贺医科大学;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滋贺医科大学;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3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分析装置
- 下一篇:用于运行运输系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