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81185.7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佐藤拙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4;G02B13/18;G02B17/08;G02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陈东升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光学系统 以及 装置 | ||
1.一种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沿着光轴自物体侧或照射侧开始按顺序依次具有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
在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或被照射侧形成有凸状的锥体面,在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或照射侧形成有凹状的锥体面,
所述凸状的锥体面和所述凹状的锥体面隔着包括空气、树脂或液体在内的透光物质而对置,
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外周分别设置有防反射部,
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
0≤|L1p+L2p-180|<10
N1>NIA
N2>NIA
此处,各符号的定义如下:
L1p:所述凸状的锥体面的玻璃材料侧相对于光轴的角度
L2p:所述凹状的锥体面的玻璃材料侧相当于光轴的角度
N1:第一透镜的折射率
N2:第二透镜的折射率
NIA:所述透光物质的折射率。
2.一种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沿着光轴自物体侧或照射侧开始按顺序依次具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
在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或被照射侧形成有凸状的锥体面,在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或照射侧形成有凹状的锥体面,在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或被照射侧形成有凹状的锥体面,在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或照射侧形成有凸状的锥体面,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分别隔着包括空气、树脂或液体在内的透光物质而对置,
在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外周分别设置有防反射部,
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
0≤|L1p+L2p-180|<10
0≤|L3p+L4p-180|<10
N1>NIA
N2>NIA
N3>NIB
N4>NIB
此处,各符号的定义如下:
L1p:所述第一透镜的所述凸状的锥体面的玻璃材料侧相对于光轴的角度
L2p: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凹状的锥体面的玻璃材料侧相对于光轴的角度
L3p:所述第三透镜的所述凹状的锥体面的玻璃材料侧相对于光轴的角度
L4p:所述第四透镜的所述凸状的锥体面的玻璃材料侧相对于光轴的角度
N1: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
N2: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
NIA: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所述透光物质的折射率
N3: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
N4: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NIB: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透光物质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接合或形成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体面为非旋转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状的锥体面和所述凹状的锥体面为菲涅耳面,
所述菲涅耳面具有与光轴平行的面,在所述与光轴平行的面设置有防反射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及所述第二透镜具有以光轴为中心沿着光轴方向贯通的开口部,
在所述开口部的内侧设置有防反射部。
7.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系统具有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
8.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装置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佐藤拙,未经佐藤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11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