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稳机构、增稳装置及拍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0103.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8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肖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王茹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装置 拍摄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稳机构、增稳装置及拍摄设备。该增稳机构包括安装组件、第一传动件、连接结构及电控增稳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导向件,导向件能够形成用于收容拍摄装置的至少部分部件的收容部。第一传动件与导向件滑动配合。连接结构设置于第一传动件,并随第一传动件转动。电控增稳组件能带动第一传动件沿导向件的周向转动。该增稳装置应用了增稳机构能带动拍摄装置翻滚,且拍摄装置的镜头随拍摄装置翻滚产生的运动幅度较小。如此,将增稳装置应用于拍摄设备中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拍摄装置的取景器或显示器来查看拍摄画面,有利于降低防抖增稳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稳机构、增稳装置及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拍摄装置(例如手机、相机、摄像机等)在进行视频或图像拍摄时,用户的身体或手臂容易抖动,导致拍摄装置所拍摄的图像会相应出现抖动或模糊。因而,在使用拍摄装置进行作业拍摄时,一般会采用增稳装置对拍摄装置进行防抖增稳,以使拍摄装置能获得清晰的图像。
传统的增稳装置包括俯仰轴(Pitch轴)增稳机构、偏航轴(Yaw轴)增稳机构和翻滚轴(Roll轴)增稳机构,可以在俯仰轴、偏航轴和翻滚轴三个转动轴方向对拍摄装置进行抖动补偿,实现拍摄增稳。但当部分拍摄装置的镜头尺寸较大时,由于传统的增稳装置的结构缺陷,导致拍摄装置的取景器或显示器容易被增稳装置遮挡,使得使用者无法从拍摄装置的取景器或显示器中查看拍摄画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稳机构、增稳装置及拍摄设备,可以解决拍摄装置的显示屏或取景器被遮挡的问题,从而使用户能够通过拍摄装置的显示屏或取景器查看拍摄画面。
其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稳机构,包括安装组件、第一传动件、连接结构及电控增稳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导向件,导向件能够形成用于收容拍摄装置的至少部分部件的收容部;第一传动件与导向件滑动配合;连接结构设置于第一传动件,并随第一传动件转动;电控增稳组件能带动第一传动件沿导向件的周向转动。
上述增稳机构应用于增稳装置时,拍摄装置的部分部件(如镜头)可以收容于收容部中,并通过连接结构,将拍摄装置固定在第一传动件上。如此,电控增稳组件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时,能带动该部分部件绕导向件的中心线转动,此过程中,部分部件的运动幅度小,产生的运动干涉也小,有利于使用者通过拍摄装置的取景器或显示器的查看拍摄画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增稳装置,包括上述增稳机构,增稳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固定件、第二增稳电机及第三增稳电机,第二传动件的一端与安装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收容部的深度方向凸出安装组件设置;第三传动件的一端与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固定件与第三传动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增稳电机设置于第二传动件与第三传动件之间,用于带动第二传动件转动,使得第二传动件的转动轴线与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或大致垂直;第三增稳电机设置于第三传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用于带动第三传动件,使得第三传动件分别与第二传动件的转动轴线及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或大致垂直。
上述增稳装置使用时,电控增稳组件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时,拍摄装置的镜头可收容于收容部上,进而该镜头绕导向件的中心线转动。此过程中,镜头随拍摄装置翻转产生的运动幅度小,产生的运动干涉也小。如此,使用者可通过拍摄装置的取景器或显示器来查看拍摄画面,进而增稳装置无需额外配置独立的显示器来查看拍摄画面。同时,拍摄装置的重心线能够设置于第一传动件的转动区域内,使得增稳装置使用过程中,第一传动件的受力更加均匀,使得拍摄装置的抖动补偿力变化幅度小,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抖动补偿,有利于获得清晰的图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包括上述的增稳装置,拍摄设备还包括拍摄装置,拍摄装置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固设于第一传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0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蛋白冠调制构建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载体的方法
- 下一篇:用户友好的成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