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油的回收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64345.7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1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上·港湾·航空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C02F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油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提供不与浮油直接接触就能够在抑制油的扩散的同时提高浮油的回收效率的浮油的回收处理装置。该浮油的回收处理装置构成为,具有气泡帘幕产生机构和喷射器装置(40),利用自散气管(30)产生到水中的气泡帘幕以非接触状态捕集浮油,并且通过喷射器装置(40)朝向浮油层喷射高速水,以浮油的回收比例较高的状态回收油水混合流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简易地回收流出到海洋等的浮油的浮油的回收处理技术,特别涉及适于变质为高粘度的浮油的回收的浮油的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漏油事故的应对方法,采取漂浮在水面的油的扩散防止对策,并且强制性地回收油,或者向水面散布油处理剂而进行油的分解处理。
作为油的扩散防止对策,众所周知悬浮式水质污染防止护栏,利用在水上展开的悬浮式水质污染防止护栏限制油的扩散(专利文献1)。
另外,还提出了自船舶上朝向水面呈帘幕状喷射高速水而防止油的扩散的方法。
作为漂浮在水面的浮油的回收方法,已知使搭载有油回收设施的油回收船航行而进行回收的方法。
对于油回收船,已知直接捞取漂浮在水面的浮油的方式(专利文献2、3)和通过搭载于油回收船的油回收设施进行回收的方式(专利文献4、5)。
油回收设施具备吸水泵或真空抽吸装置、油水分离装置等,将以混合水和油的状态回收的混合流体向油水分离装置供给,利用油水分离装置仅分离回收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646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9-230887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5208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26658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138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往的油的扩散防止技术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点。
<1>悬浮式水质污染防止护栏的展开作业需要较多的时间和劳力,并且,油容易附着于水质污染防止护栏,因此维护性较差。
<2>若油附着于水质污染防止护栏,则水质污染防止护栏变重,水质污染防止护栏的回收作业和附着的油的去除作业需要较多的时间和劳力。
<3>在自船舶上朝向水面呈帘幕状喷射高速水的油的扩散防止方法中,在高速水的水流的冲击下,油容易混入到水中而向周边水域扩散。
以往的油的回收技术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点。
<1>油回收设施大型化而油回收成本升高。
<2>在以浮油与水混合而成的油水混合流体的形态进行抽吸回收的情况下,扩散到水面的浮油的层厚较薄,因此油水混合流体中的浮油的比例较小而浮油的回收效率较低。
<3>因波浪而上下运动的油回收船的动作与漂浮在水面的油的上下运动不同步,因此,抽吸口的位置距水面越深,则浮油的抽吸比例越小,另外,若抽吸口暴露在海上,则负压中断,难以稳定地抽吸油。
<4>在油水分离装置中分离出的水直接向现场海域放出。
在技术上难以在油水分离装置内将水和油完全分离,因此,若油混入到排水中,则引起现场海域的水质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上·港湾·航空技术研究所,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上·港湾·航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4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