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控制器及驱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62387.7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桑洋二;风间晶博;朝原浩之;门田谦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SMC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5B11/06 | 分类号: | F15B1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崔巍 |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器 驱动 装置 | ||
流量控制器(10)及驱动装置(40)具备:连接在动作切换阀(38)与气缸(30)之间并对气缸(30)的缸室(24)进行空气的供给、排放的第一流路(12);设置于第一流路(12)的第一流量调整部(16);与第一流路(12)并联设置的第二流路(14);设置于第二流路(14)的中途的先导单向阀(20);在第二流路(14)的中途与先导单向阀(20)串联连接的第二流量调整部(18);一端与动作切换阀(38)连通,另一端与先导单向阀(20)的先导端口(20c)连接的先导空气流路(21);以及设置于先导空气流路(21)的第三流量调整部(2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气缸的动作速度的流量控制器及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冲击缓和机构,该冲击缓和机构在气缸的端部安装由橡胶、聚氨酯等软质树脂构成的缓冲材料、油阻尼器等来缓和行程末端的冲击。但是,机械性地缓和气缸的冲击的冲击缓和机构对动作次数有限制,需要定期地进行维护。
为了消除这种不适,在日本专利第5578502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通过在行程末端附近对来自气缸的排气进行节流来使气缸的动作速度降低的速度控制器(流量控制器)。
但是,以往的流量控制器存在零件数量较多、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装置结构缓和气缸的冲击的流量控制器及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在于流量控制器,具备: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连接在动作切换阀与气缸之间,对所述气缸的缸室进行空气的供给、排放;第一流量调整部,该第一流量调整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第二流路,该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并联设置;先导单向阀,该先导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流路的中途,具有入口端口、出口端口以及先导端口,所述入口端口与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动作切换阀侧的第一部分连接,所述出口端口与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气缸侧的第二部分连接;第二流量调整部,该第二流量调整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流路的中途,并与所述先导单向阀串联地连接;先导空气流路,该先导空气流路的一端与所述动作切换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先导单向阀的所述先导端口连接;以及第三流量调整部,该第三流量调整部设置于所述先导空气流路。
本发明的另一观点在于驱动装置,具备空气供给源,该高压空气供给源向气缸供给高压空气;排气口,该排气口排出来自所述气缸的排出空气;动作切换阀,该动作切换阀将所述高压空气供给源和所述排气口中的一方切换地连接到所述气缸的端口;以及流量控制器,该流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动作切换阀与所述气缸的所述端口之间,所述流量控制器具备: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连接在所述动作切换阀与所述气缸之间,对所述气缸的缸室进行空气的供给、排放;第一流量调整部,该第一流量调整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第二流路,该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并联设置;先导单向阀,该先导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流路的中途,具有入口端口、出口端口以及先导端口,所述入口端口与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动作切换阀侧的第一部分连接,所述出口端口与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气缸侧的第二部分连接;第二流量调整部,该第二流量调整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流路的中途,并与所述先导单向阀串联地连接;先导空气流路,该先导空气流路的一端与所述动作切换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先导单向阀的所述先导端口连接;以及第三流量调整部,该第三流量调整部设置于所述先导空气流路。
根据上述观点的流量控制器及驱动装置,能够以简单的装置结构缓和气缸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气缸的流量控制器和驱动装置的流体回路图。
图2是在图1的流量控制器和驱动装置中表示在工作行程中杆侧的流量控制器切换为第二控制流的状态的流体回路图。
图3是在图1的流量控制器和驱动装置中表示在复位行程中的连接关系的流体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C株式会社,未经SM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23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