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大豆中疾病抗性相关联的新颖的抗性基因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55402.5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利;R·A·迪耶特里克;T·J·小科利;B·W·布莱廷格;J·D·希普斯金;J·L·道森;谭晓萍;A·D·法莫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5/10 | 分类号: | A01H5/10;A01N25/00;C07K14/415;C12N5/10;C12N15/8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傅宇昌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疾病 抗性 相关 新颖 基因 | ||
1.一种载体,所述载体包含编码TIR R-基因基序的R-基因,其中所述R-基因衍生自灰毛大豆、澎湖大豆、或短绒野大豆,任选地可公开获得的登录品系PI440935、PI483193、PI595799、PI339656、PI591576或PI509501中任一种。
2.一种载体,所述载体包含可操作地连接到启动子的R-基因,其中所述R-基因是在任一处与SEQ ID NO:7、8、12和13中任一个具有70%-100%序列同一性的核苷酸序列。
3.一种载体,所述载体包含可操作地连接到启动子的R-基因,其中所述R-基因编码与SEQ ID NO:11或16中的任一个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蛋白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启动子包含SEQ ID NO:9、14、19、20、21或22中的任一个。
5.一种植物细胞和/或植物,所述植物细胞和/或植物包含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细胞,其中所述植物细胞和/或植物是大豆。
7.一种制备大豆病原体抗性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受体植物细胞与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接触,从而将所述载体掺入所述受体植物细胞的基因组中;
b.将所述受体植物细胞再生为植物;以及
c.测定所述植物对大豆病原体的抗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载体包含编码蛋白质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所述蛋白质序列与选自由SEQ ID NO:11或16组成的组的蛋白质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同时保持对所述大豆病原体的抗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载体包含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多核苷酸序列:SEQ ID NO:7、8、12和13。
10.一种大豆病原体抗性植物,所述大豆病原体抗性植物通过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
11.一种大豆植物,所述大豆植物包含与选自由SEQ ID NO:11和16组成的组的多肽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蛋白质序列并且相对于不包含所述蛋白质的大豆植物具有增加的对ASR的抗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大豆植物,其中所选择的序列通过转基因引入。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大豆植物,其中所述大豆植物对以下中的任一个具有增加的抗性:大豆胞囊线虫、细菌性脓疱、根结线虫、大豆灰斑病、疫霉菌、褐茎腐病、线虫、亚洲大豆锈病、黑粉病、二孢白粉菌、菊科白粉菌、小麦白粉菌、瓜类单囊壳(Podosphaera xanthii)、黄瓜白粉菌、终极腐霉菌、葡萄钩丝壳、豌豆球腔菌、稻瘟菌、稻平脐蠕孢、稻瘟菌、立枯丝核菌、大豆疫霉菌、麦二叉蚜、烟粉虱、玉米蚜、网纹野蛞蝓、小蔗螟、麦二叉蚜或桃蚜。
14.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大豆植物,其中所述植物是优良大豆植物并且对亚洲大豆锈病具有抗性。
15.一种在田间控制亚洲大豆锈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种植来自权利要求10-14中描述的植物中任一个的种子的步骤。
16.一种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包含可操作地连接到异源启动子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核苷酸编码与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多肽具有90%至100%序列同一性的蛋白质:SEQID NO:11和16。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异源启动子是植物可表达型启动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未经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54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大豆中疾病抗性相关联的遗传基因座
- 下一篇:核酸多肽组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