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移套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51718.7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3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J.克里格;M.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RPC弗马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建锋 |
| 地址: | 德国梅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移 套管 | ||
1.一种转移套管(1),用于无菌地从第一容器(2)到第二容器(3)中将流体转移到粉末或将流体转移到流体,所述转移套管具有两个相同定向地延伸的管段(4、5),所述管段在管段(4、5)的纵向(L)上具有不同的长度,其中,较长的管段(4、5)在刺入尖端部(6)处终结,此外其中,所述管段(4、5)构造成与柱形包围所述管段(4、5)的耦连壁(8)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耦连壁(8)对应于每个尖端部(6)并且相对于管段(4、5)的纵向(L)在两侧相对置地具有延伸至耦连壁(8)的终端边缘(16)的凹部(15),在侧视图中管段(4、5)的刺入尖端部(6)分别在所述凹部(15)中露出,其特征在于,耦连壁(8)在管段(4、5)的纵向延伸(L)的方向上突伸超出所述刺入尖端部(6)并且凹部(15)对应于终端边缘(16)地V形地扩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套管,其特征在于,转移套管(1)构造成相对于横向于管段(4、5)的纵向延伸范围(L)延伸的中心平面镜像对称。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移套管,其特征在于,凹部(15)在相应的刺入尖端部(6)开始直至耦连壁(8)的终端边缘(16)具有延伸量,所述延伸量相当于在周向上封闭的管段(4、5)的长度(g)的三分之一或更多。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移套管,其特征在于,管段(4、5)被形成固持壁(7)的第一柱形区域(Z1)包围,第一柱形区域(Z1)用于容器(2、3)的封闭区域(9),并且凹部(15)设置在与第一柱形区域(Z1)同轴设置并且形成耦连壁(8)的第二柱形区域(Z2)中,所述第二柱形区域与第一柱形区域(Z1)具有径向距离地延伸。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套管,其特征在于,刺入尖端部(6)突伸超出第一柱形区域(Z1)的横向于管段(4、5)的纵向(L)延伸的终端边缘(17)。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之一所述的转移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形区域(Z1)构造成环绕地闭合的。
7.按照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转移套管,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柱形区域(Z2)上在外壁侧构成在管段(4、5)的纵向(L)上延伸的肋部(14)。
8.一种转移套管(1),用于无菌地从第一容器(2)到第二容器(3)中将流体转移到粉末或将流体转移到流体,所述转移套管具有两个相同定向地延伸的管段(4、5),所述管段在管段(4、5)的纵向(L)上具有不同的长度,其中,较长的管段(4、5)在刺入尖端部(6)处终结,此外其中,所述管段(4、5)被耦连壁(8、8')包围,所述耦连壁在径向上在在固持壁(7、7')外部延伸,其中,所述耦连壁(8、8')在管段(4、5)的纵向(L)上可移动地固持在所述固持壁(7、7')上,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管段(4、5)的纵向延伸(L),设置有两个基于中央区域以相反方式延伸的固持壁(7、7'),耦连壁(8、8')分别可移动地固持在固持壁上。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移套管,其特征在于,耦连壁(8、8')在固持壁(7、7')上抗扭地被导引。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转移套管,其特征在于,固持壁(8、8')具有纵向槽(19),耦连壁(8、8')的径向向内指向的肋部(20)咬合在所述纵向槽中。
11.按照权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转移套管,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管段(4、5)的纵向延伸(L),在中央区域中在固持壁(7、7')上构成径向延伸的突出部(22),耦连壁(8、8')在缩回状态中可以抵靠在所述突出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PC弗马泰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RPC弗马泰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17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烃转化成产物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降低功耗的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