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供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1823.2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R·邦尼特;P-O·萨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G06F1/30;H04L27/00;H02J13/00;H05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王博 |
地址: | 爱尔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电源 | ||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用于识别供电电源的方法、一种供电系统(10、10’、10”)和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负载(16‑16””’),所述至少一个负载被配置为从此供电系统(10、10’、10”)接收电力并且被配置为做出由所述供电源(12、12’、12”)供应的AC输入信号的测量结果;以及监视装置(18),所述监视装置在操作上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负载(16‑16””’)的接口(17‑17””’)并且被配置为从所述至少一个负载(16‑16””’)接收所述测量结果以及通过对所述接收到的测量结果进行解调和解码来确定对所述供电系统(10、10’、10”)的供电源(12、12’、12”)的识别。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识别供电源,特别地用于在数据中心中具有多个电源和端点的数据中心中应用。本说明书进一步涉及对电力网络拓扑例如包括源和配电单元的电力链的识别。
背景技术
现今,几乎所有IT服务器都提供多个电源(至少两个)以提供冗余,从而改善可用性。最佳实践是在单独的供电源上连接每个电源。时常,这通过将每个电源连接到单独的PDU(配电单元)来完成,其中这些PDU中的每一个本身连接到单独的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源)。
在此架构中,识别整个电力链,即识别哪个PDU连接在哪个UPS上,对于确保在电力敷设电缆中不出错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操作员和技术员正在寻找简单且鲁棒的方法来自动地检查双电源是否连接到同一供电源。
国际专利申请WO2016/099938A1公开了通过控制从供电源生成的AC电压的波形用信令通知供电源例如UPS的状态。
美国专利US9,608,440涉及配电系统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监测和/或控制配电系统的系统和方法。在实施方式中,配电网络的组件,诸如不间断电源(UPS),被操作以在配电网络的至少一部分中生成扰动。经历扰动的网络的至少一个节点被识别并且响应于识别该至少一个节点而确定配电网络的拓扑。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涉及识别供电源,特别地用于在数据中心中具有多个电源和端点的数据中心中应用。本说明书进一步涉及对电力网络拓扑例如包括源和配电单元的电力链的识别。
根据本说明书的各方面,使用振幅键控和频移键控的组合以便以供电源的AC输出信号用信号通知对供电源的识别的调制技术被使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的调制技术包括使用振幅键控和频移键控的组合并且允许通过供电源的AC输出信号作为载体来传送两个或更多个信息信号的任何调制,其中两个信息信号特别地彼此正交。这种调制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和仅仅控制AC输出信号的单个参数如振幅对比能够增加比特速率,使得利用非常低的频率调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跨度内用信号通知相对大量的数据,这使它变得适合于与诸如在备用或电池模式下以有限工作时间操作的UPS的电源一起使用。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供电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供电源提供AC输出信号;以及通过使用振幅键控和频移键控的组合对供电源的AC输出信号进行调制来用信号通知对供电源的识别。
通过使用振幅键控和频移键控的组合对供电源的AC输出信号进行调制来用信号通知对供电源的识别可以包括生成对供电源的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符号的帧,并且通过使用振幅键控和频移键控的组合对供电源的AC输出信号进行调制来传送所生成的帧。
生成对供电源的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符号的帧可以包括通过帧的许多比特并且特别地使用用于错误码校正的许多比特来对供电源的标识符进行编码。
调制可以使用比AC输出信号的频率低得多的调制频率。特别地,调制频率可以低于10赫兹,特别地介于1赫兹与10赫兹之间。它也可以低于1赫兹,例如0.1赫兹,或者甚至低于0.1赫兹。
可以选择调制频率,使得完全用信号通知对供电源的识别的时间跨度介于1秒与15分钟之间,并且通常为约30秒或短于3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1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晶体管
- 下一篇:用于生成具有人工代谢的动态材料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