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阻点焊部和电阻点焊方法、以及电阻点焊接头和电阻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80038973.8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1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玲子;松下宗生;松田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24;C22C38/00;C22C3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点焊 方法 以及 接头 制造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阻点焊部和电阻点焊方法、以及电阻点焊接头和电阻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对于本发明的电阻点焊部,钢板中的至少1张钢板为规定成分组成的高强度钢板,将熔核内的规定区域作为熔核前端区域时,在与重叠面对应的熔核前端区域中的一个以上中,熔核前端区域的金属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主相,熔核前端区域的硬度Hv相对于规定的熔核整体的马氏体的硬度Hmw满足式(4),将热影响部内的规定区域作为强HAZ区域时,在与重叠面对应的强HAZ区域中的一个以上中,强HAZ区域中的硬度Hh相对于规定的钢板的马氏体的硬度Hmh满足式(8)。Hv≤Hmw-40···(4)Hh<Hmh-25···(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点焊部和电阻点焊方法、以及电阻点焊接头和电阻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用于改善油耗的轻型化和确保碰撞安全性的观点考虑,汽车车体逐渐使用各种高强度钢板(High tensile strength steel sheets)。在汽车的组装生产线中,作为部件,例如具有高强度钢板的汽车的结构部件的接合,主要采用电阻点焊。通过电阻点焊接合的焊接接头如上所述为了确保碰撞安全性,要求在碰撞变形时也不断裂的强度(拉伸强度)。焊接接头的电阻点焊部的接头强度用接头在剪切方向的拉伸强度、即拉伸剪切强度(TSS:Tensile shear strength)、和接头在剥离方向的拉伸强度、即十字拉伸强度(CTS:Cross tension strength)进行评价。
电阻点焊部的TSS具有随着母材的拉伸强度增加的趋势,但电阻点焊部的CTS在母材的拉伸强度为780MPa以上时有下降的情况。CTS下降时,断裂形态从在电阻点焊部的周围的母材或HAZ(热影响部)进行延展性断裂的塞型断裂向在熔核内进行脆性断裂的界面断裂或部分塞型断裂过度。一般说来,作为CTS下降的原因,有由于快速冷却后的熔核端部的固化而引起脆性的破坏等。
因此,为了解决该脆性的破坏,对在正式通电后再次进行通电的焊后通电法进行了各种研究。作为在正式通电后再次进行通电的焊后通电法,例如可举出专利文献1~4中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特定钢种的母材中的熔核(熔融凝固部)和热影响部为回火马氏体组织或回火贝氏体组织。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规定实施焊后通电工序时的熔核和塑性金属环区(coronabond)界面的最高温度。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对熔核外侧的硬度和熔核内的组织进行规定。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以高电流值进行回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1828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032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7878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729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中仅规定了母材的成分组成,对熔核和热影响部用于得到上述组织的焊接条件,具体而言焊后通电的温度范围完全没有考虑。
专利文献2可以通过在短时间内进行达到高温的焊后通电而减少偏析,由此提高接头强度。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提高接头强度,通过短时间的通电缓和偏析,所以设定了熔核端部的温度不低于Ms点的冷却时间。因此,在主通电后的冷却过程中限于不发生马氏体相变的组织,无法得到回火马氏体。其结果,熔核端部的韧性没有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8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