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持续导丝识别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38490.8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3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V·M·A·奥夫雷;R·弗洛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90/90;G16H30/40;G06T7/246;G16H40/63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兆君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持续 识别 | ||
一种用于支持基于图像的导航的系统(IPS),包括:输入接口(IN),其用于接收当在X射线成像装置的视场(FoV)中存在两个或更多个医学设备(GW1、GW2)时由X射线成像器(IA)采集的一幅或多幅输入图像;图像识别器(ID),其基于所述一幅或多幅图像中的图像信息来识别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医学设备;标签器(TGG),其将相应的独特标签与如此识别的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医学设备(GW1、GW2)中的至少两个中的每个相关联;以及图形显示生成器(GDG),其实现在显示设备(DD)上显示视频馈送中的所述一幅或多幅输入图像,其中,所述标签被包括在所述视频馈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持基于图像的导航的系统、用于支持基于图像的导航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单元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某些医学介入(例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临床医生有时需要将若干(例如,三个或更多个)医学设备或工具(例如,导丝)引入到患者中。例如,临床医生可以开始处置冠状动脉的一个分支中的狭窄,然后切换到另一分支,其中,在转回前一分支之前必须用两根导丝来处置分叉。在其他用例中,临床医生可以使用顺行导丝和逆行导丝来处置慢性完全闭塞(CTO)。这些介入和类似介入在某些时候要求在病变处存在多个设备。
在这些困难和苛刻的介入的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从操纵一根导丝切换到操纵另一导丝——要么是因为他或她决定专注于不同的血管部分,要么是因为他或她希望使用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导丝。
导丝可以延伸到患者外部并且形成躺在检查台上的导丝系统。荧光透视系统可以用于辅助临床医生进行实时成像。可以在导管实验室的现场的显示设备上显示实时视频馈送(运动图片)。视频馈送显露出引入的设备的发射覆盖痕迹。虽然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看视频馈送来知晓他或她希望操作哪个设备,但是哪个设备对应于视频馈送中所示的哪个覆盖痕迹可能并不明显。
例如,临床医生可能最终会拾取错误的导丝。但是这种错误的拾取可能是非常不期望的情况。对一些导丝的早期定位可能很困难。临床医生可能已经努力了好几分钟才通过狭窄或分叉或者才找到相当稳定的“停放”位置,然后却看到由于错误的拾取而丢失了完美的停放位置。具体地,如果临床医生确实无意中操作错误的导丝以开始下一阶段的介入,那么他或她可能无意中取出导丝。这种不幸的事件(甚至相对罕见)是非常令人沮丧的。必须再次从头执行繁琐的定位。
一些操作者可能会在将导丝插入之前以“探索性”努力故意塑造(例如,扭曲)导丝的尖端以获得形状“特征”。但是以这种方式手工制作特征可能很麻烦且耗时,并且可能不容易符合临床工作流程。
发明内容
因此,可能需要改进对基于图像的导航的支持并且解决上面提到的缺点中的最后部分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其中,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包括进一步的实施例。应当注意,本发明的以下描述的方面等同地适用于方法、计算机程序单元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持基于图像的导航的系统,包括:
输入接口,其用于接收当在X射线成像装置的视场中同时或在一个或多个不同时间存在两个或更多个医学设备时由X射线成像器采集的一幅或多幅输入图像;
图像识别器,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一幅或多幅图像中的图像信息来识别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医学设备,所述图像识别器从而能够区分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设备;
标签器,其被配置为将相应标签与如此识别的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医学设备中的至少两个中的每个相关联;以及
图形显示生成器,其被配置为实现在显示设备上显示视频馈送中的所述一幅或多幅输入图像,其中,所述标签被包括在所述视频馈送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8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