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28979.7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7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T·库萨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昂·朗 |
| 主分类号: | A61B5/259 | 分类号: | A61B5/259;A61B5/265;A61B5/28;A61N1/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闫娜 |
| 地址: | 奥地利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 ||
1.用于施加在人体皮肤上的电极,包括不导电的载体(1),在载体(1)的背向皮肤的上侧上设有突出的、导电的连接元件(2),该连接元件包括用于可松脱地连接信号导体的连接点(2a);设有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载体(1)的相对置的下侧上的导体(3),该导体与连接元件(2)以及与朝向皮肤的接触介质(4)电气连接;导体(3)和接触介质(4)在载体(1)的下侧上设置在连接元件(2)的连接点(2a)之下;优选在中心延伸通过连接元件(2)的、载体(1)上的虚拟法线同样优选在中心延伸通过导体(3)或在导体(3)中的凹槽(8)和接触介质(4)或在接触介质(4)中的凹槽;导体(3)在其表面上、优选在朝向皮肤的表面上至少局部地具有银/氯化银或锌/氯化锌或其他例如适用于对电极进行去极化的氧化还原对,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2)具有至少一个伸过载体(1)的突出部(2b),该突出部在其端部上具有扩大区域(BZ);并且导体(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扩大区域(BZ)与载体(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导体(3)的朝向接触介质(4)的那侧部分地或完全地由连接元件(2)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导体(3)的具有银/氯化银或锌/氯化锌或其他适用于对电极进行去极化的氧化还原对的区域与连接元件(2)和/或与接触介质(4)电气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导体(3)构成为由第一材料(3b)制成的层,所述层在接触介质(4)的区域中设有导电的第二材料(3a),优选以导电的第二材料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二材料(3a)环形地设置在第一材料(3b)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二材料(3a)基本上整面地设置在第一材料(3b)上。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3b)是塑料、特别是塑料膜,或者导体例如由钢制成;第二材料(3a)优选是银/氯化银、锌/氯化锌或其他适用于对电极进行去极化的氧化还原对。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之一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3b)具有在10μm与250μm之间的厚度、优选在30μm与100μm之间的厚度;第二材料(3a)具有在0.05μm与30μm之间的厚度、优选在0.1μm与3μm之间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导体(3)通过施加、优选压印到载体(1)上的、由能导电的材料制成的层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导体(3)是金属或金属合金,或者是例如穿过能导电的碳纤维贯通地或在表面引导的人造膜,或者是贯通地或在表面引导的纺织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导体(3)基本上旋转对称地、特别是环形地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导体(3)基本上方形地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导体(3)具有用于引入连接元件(2)的开口(8)。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2)由金属、优选地由深冲的金属板材组成,或者由能导电的塑料、优选由掺杂能导电的碳纤维的ABS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2)由至少两个部分(2’、2”)组成,所述两个部分之一(2’)具有用于可松脱地连接信号线路的连接点(2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昂·朗,未经莱昂·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89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脂族烃的回收
- 下一篇:流路形成区块以及具备流路形成区块的流体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