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处理金属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21915.4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1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庄司浩雅;石塚清和;德田公平;齐藤完;后藤靖人;德田郁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18/00 | 分类号: | C22C18/00;C22C18/04;C23C22/36;C23C22/42;C23C2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处理 金属材料 | ||
该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具有金属板、镀层、以及复合被膜,该镀层被形成在所述金属板上,含有铝、镁及锌,该复合被膜被形成在所述镀层的表面上,包含有机硅化合物、锆化合物及钛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磷酸化合物、氟化合物及钒化合物,用显微荧光X射线,以的光斑尺寸对所述复合被膜的表面进行分析时,V含量与Zn含量的质量比即V/Zn的最大值为0.010~0.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金属材料。
本申请基于2019年03月19日于日本申请的特愿2019-051864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形成向金属材料表面的密接性优异,且会向金属材料表面赋予耐腐蚀性或耐指纹性等的被膜的技术,通常已知并被付诸实用的是:利用含有铬酸、重铬酸或它们的盐作为主成分的处理液,对金属材料表面实施铬酸盐处理的方法;用不含铬的金属表面处理剂进行处理的方法;实施磷酸盐处理的方法;实施利用硅烷偶联剂单体进行的处理的方法;以及实施有机树脂被膜处理的方法等。
作为主要使用无机成分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举出了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剂,其含有钒化合物及金属化合物,该金属化合物包含从由锆、钛、钼、钨、锰及铈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金属。
另一方面,作为主要使用硅烷偶联剂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为了得到暂时的防腐蚀效果,利用含有低浓度的有机官能硅烷及交联剂的水溶液进行的金属板的处理,并公开了一种通过交联剂对有机官能硅烷进行交联来形成致密的硅氧烷膜的方法。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使用表面处理剂来得到耐腐蚀性优异、进而耐指纹性、耐黑变性及涂装密接性优异的无铬系表面处理钢板,该表面处理剂含有特定的树脂化合物(A)、具有从由第1~第3氨基及第4铵盐基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阳离子性官能团的阳离子性氨基甲酸酯树脂(B)、具有特定的反应性官能团的1种以上的硅烷偶联剂(C)、以及特定的氧化合物(E),且阳离子性氨基甲酸酯树脂(B)及硅烷偶联剂(C)的含量在预定的范围内。
进而,作为将硅烷偶联剂用作主成分的技术,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由处理剂配制特定的pH的处理液,并将该处理液涂布于金属材料表面,加热、干燥,从而形成包含硅烷偶联剂I及硅烷偶联剂II的反应生成物的被膜,该处理剂包含具有特定的官能团A的硅烷偶联剂I、以及具有可与官能团A反应的异种官能团B的硅烷偶联剂II。
此外,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使用耐腐蚀性优异的金属材料用表面处理剂的技术,该金属材料用表面处理剂的特征在于,作为成分,含有(a)具有2个以上特定结构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以及(b)从由有机酸、磷酸及配混氟化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且(a)的成分中的每1个官能团的分子量为100~30000。
然而,专利文献1~3的技术并不满足耐腐蚀性、耐热性、耐指纹性、导电性、涂装性及加工时的耐黑色杂质性的全部,至于实用化,依然存在问题。此外,专利文献4~5的技术为使用硅烷偶联剂作为主成分的技术,混合使用多个硅烷偶联剂。然而,硅烷偶联剂所具有的水解性和缩合性、有机官能团的反应性、以及由此得到的效果并未被充分研究,并未公开充分控制了多个硅烷偶联剂的性质的技术。
进而,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一种无铬酸盐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其通过在金属材料表面涂布水系金属表面处理剂并使其干燥,从而形成含有各成分的复合被膜,该水系金属表面处理剂含有将2种特定结构的硅烷偶联剂以特定的质量比配混得到的有机硅化合物(W)、以及特定的抑制剂。
此外,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剂,该金属材料实施了耐腐蚀性、耐热性、耐指纹性、导电性、涂装性及加工时的耐黑色杂质性这些各要素优异的无铬酸盐表面处理,该金属表面处理剂不含为了对金属材料赋予优异的耐腐蚀性及耐碱性而使用的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1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抗器
- 下一篇:跨阻抗放大器电容隔离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