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污泥及工业固废综合处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8601.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2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太功;杨宏宜;李树江;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邢台金隅冀东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02;F23G5/44;F23G7/00;C04B7/44;C04B7/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沈燕;李湘群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污泥 工业 综合 处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污泥及工业固废综合处置系统,包括污泥存储系统、工业固废存储系统、生活垃圾存储系统、以及综合处置系统;所述综合处置系统包括燃烧器、炉排炉以及分解炉;污泥存储系统的污泥可分别送入所述炉排炉和分解炉中处置,所述工业固废存储系统中的工业固废经破碎后送入燃烧器处置,所述生活垃圾存储系统中的生活垃圾送入炉排炉中处置。该综合处置系统可以同时处置生活垃圾、污泥与工业固废,避免了针对各种类废弃物设置独立的处理装置的投资、运行成本大的技术缺点,实现了一套系统可处置多种废弃物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污泥及工业固废综合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废弃物产生量整体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而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属于新型废弃物处理技术,具有投资省、占地小、环保佳、二噁英趋零排放等优点。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30年的广泛应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应。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既为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打造水泥绿色环保产业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也解决了当地的垃圾“围城”困扰,该技术路线符合国情倡导的“三化”的综合处理原则,同时还有效的控制了烟气中二噁英的排放。
另外,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的增加、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急剧增加;同时,目前我国造纸行业中产生了许多的高热值废塑料仍没有很好的处理措施,即使有部分部分企业对其进行了回收再利用,但是受当地各种因素的限制,其回收利用效果也不好。
因此,可以利用水泥烧成系统及炉排炉联合处置装置,实现对生活垃圾、污泥与工业固废的处理,一方面可以利用高热值废塑料作为水泥生产的替代燃料;另一方面,水泥烧成系统消解垃圾与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臭气及有毒物质,同时焚烧产生的灰渣可作为水泥替代原料使用。同时,水泥窑系统高温、高热容量的特性亦可使废弃物的处置过程更加充分,进一步降低二噁英的排放。该生活垃圾、污泥及工业固废综合处置系统相对于单独处置系统节省了高额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能产生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污泥及工业固废综合处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生活垃圾、污泥及工业固废综合处置系统,包括污泥存储系统、工业固废存储系统、生活垃圾存储系统、以及综合处置系统;所述综合处置系统包括燃烧器、炉排炉以及分解炉;污泥存储系统的污泥可分别送入所述炉排炉和分解炉中处置,所述工业固废存储系统中的工业固废经破碎后送入燃烧器处置,所述生活垃圾存储系统中的生活垃圾送入炉排炉中处置。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存储系统包括污泥坑、螺旋喂料器以及柱塞泵,所述污泥坑与螺旋喂料器的进口相连,所述螺旋喂料器的出口与柱塞泵的进口相连。
进一步的,工业固废存储系统包括工业固废储库、卸料斗、破碎机、卸料闸阀、皮带秤、带式输送机、除铁器、斗提机以及链板输送机;所述工业固废从工业固废储库进入卸料斗,所述卸料斗与破碎机的进口相连,所述破碎机的出口处设置卸料闸阀并通过管路连通至与皮带秤,所述皮带秤的出口与带式输送机的进口相连,除铁器设置在带式输送机出口的上侧,所述带式输送机的出口与斗提机的进口相连,所述斗提机的出口与链板输送机的进口相连。
进一步的,生活垃圾存储系统包括垃圾储坑、抓斗、行车以及给料斗,所述行车设置在垃圾储坑的上方,行车利用抓斗将垃圾储坑内的垃圾送至给料斗内。
进一步的,所述综合处置系统还包括喷嘴,炉排炉包括进料斗和烟室,所述链板输送机的出口与燃烧器相连;所述柱塞泵出口同时与喷嘴以及分解炉相连,污泥可通过喷嘴均匀喷到到炉排炉的进料斗中;所述烟室与分解炉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邢台金隅冀东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邢台金隅冀东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8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菌纤维素微电流敷料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脱模的轮罩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