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和自动化冶炼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8346.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9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许礼楷;林端瑜;邹建华;肖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2 | 分类号: | F27D3/12;F27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周慧云 |
地址: | 3413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舟勾舟 自动 装置 自动化 冶炼 | ||
1.一种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料箱,所述出料箱包括入舟直管、出舟斜口管、箱体、箱体充气口和箱体排气口,所述入舟直管设在所述箱体前端并伸入所述箱体,所述出舟斜口管与所述箱体后端连接,所述箱体充气口设在所述箱体下部,所述箱体排气口设在所述箱体上部;
出料内炉门组件,所述出料内炉门组件包括内炉门、内炉门驱动部件和内炉门连杆转动部件,所述内炉门连杆转动部件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一转轴,所述内炉门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内炉门驱动部件设在所述箱体外,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连接所述内炉门驱动部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伸入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内炉门连接,所述内炉门驱动部件适于带动所述内炉门打开或关闭所述入舟直管;
料舟升降平板组件,所述料舟升降平板组件包括料舟升降平板和升降驱动部件,所述升降驱动部件适于驱动所述料舟升降平板上升承接料舟并带动料舟下降;
勾舟组件,所述勾舟组件包括滑块驱动部件、滑块部件、料勾驱动部件和料勾,所述料勾与所述料勾驱动部件连接,所述料勾驱动部件与所述滑块部件连接,所述滑块部件与所述滑块驱动部件连接,所述滑块驱动部件适于驱动所述滑块部件和所述料勾驱动部件同步移动,所述料勾适于在所述滑块驱动部件和所述料勾驱动部件共同作用下实现料勾伸缩和勾舟松舟,使料舟转移至所述料舟升降平板;
出舟组件,所述出舟组件包括出舟推板和出舟驱动部件,所述出舟驱动部件适于驱动所述出舟推板将位于所述料舟升降平板上的料舟推送出所述出舟斜口管;
出料外炉门组件,所述出料外炉门组件包括外炉门、外炉门驱动部件和外炉门连杆转动部件,所述外炉门连杆转动部件包括第二连杆与第二转轴,所述外炉门设在所述箱体外,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连接所述外炉门驱动部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外炉门连接,所述外炉门驱动部件适于带动所述外炉门打开或关闭所述出舟斜口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所述内炉门驱动部件、所述升降驱动部件、所述滑块驱动部件、所述料勾驱动部件、所述出舟驱动部件和所述外炉门驱动部件分别独立地为气缸、液压机或电机;
所述滑块驱动部件为无杆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舟直管和所述出舟斜口管设在不同的高度水平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门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外炉门与水平面呈30~60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炉门与水平面呈45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勾为双勾结构,且所述料勾呈指形或L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门连杆转动部件和所述外炉门连杆转动部件的转轴分别独立地采用调心支承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舟升降平板的上升极限高度不高于所述入舟直管底部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活动部件不设外加润滑层;
所述内炉门与所述外炉门被设置为不同时打开;
料舟出炉状态下,所述料舟升降平板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出舟斜口管底部的高度。
10.一种自动化冶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炉为生产钨用的氧化炉、还原炉或氧化还原炉,所述冶炼炉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料舟勾舟自动出料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83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挂具
- 下一篇:瞬态干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